【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防灾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能力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凸显。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效应导致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全国一线城市都出现了“逢雨必涝”的现象,给国民经济与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4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2014年城市排水防涝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构建城市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雨情分析与内涝防治数学模型,建立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制度,提高内涝预判和防治水平。
[0003]目前,有许多数值模拟模型用于城市内涝研究,包括一维水文水动力模型、二维水动力模型以及一维、二维耦合模型。数值模拟模型需要汇集的数据非常丰富,包括矢量地图、数字地形、遥感影像、社会经济、地形地貌、地表覆盖、水文气象数据等,且计算效率受服务器的计算资源影响,很难满足实时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S1、划分低洼道路上游道路的等流时线,计算等流时面积;S2、计算相邻两条等流时线的时距;S3、计算低洼道路上游道路的净雨量;S4、根据等流时线法分时段计算到达低洼道路的上游道路的净雨量;S5、计算低洼道路的积水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设雨水篦子布设平均间距为m米,将上游道路以m为单位分段,共分成N个上游路段,从下到上依次编号为1,2
…
N,称分割线为等流时线,相邻两条分割线之间的面积为等流时面积,为f
N
,计算公式如下:f
N
=m
×
D其中:L为上游道路的长度;m为雨水篦子的平均间距;N为上游路段的个数;D为上游道路的平均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第N个上游路段到达低洼道路的时间T,计算公式如下:其中:v为水流速度,则相邻两条等流时线的时距Δt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流时线法的低洼道路积水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分时段、分路段计算上游道路的净雨量,第i~i+1时段第j个上游路段,先计算排水量,再计算径流量,最后计算净雨量,每个雨水篦子的设计排水能力为q
j
,共有m个雨水篦子,由于杂物的堵塞作用,实际排水能力的折减系数为a,则实际排水能力Q
j
的计算公式如下:Q
j
=aq
j
×
m实际排水量为O
j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张婷,康爱卿,丁一,李建柱,雷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