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水中砷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水中砷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工业化的推进,采矿、冶金、化工、印染、制酸等工业生产活动快速发展,大量含砷废水排入环境中,导致水环境中砷的浓度和分布范围不断增大。砷(As)是一种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毒害作用的一级致癌物质,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经血液迅速分布至全身,大部分会与血红蛋白的脂蛋白结合,导致皮肤、生殖、癌症、神经和心血管等疾病。环境中的砷常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其中两种最主要的也是毒性最强的形态分别是砷(III)和砷(V)的化合物,其中,As(III)的毒性是As(V)的60
‑
100倍,并且As(III)的移动性和水溶性更强。
[0003]TiO2因其稳定性强、无毒性、耐腐蚀、氧化能力强、制备方便、价格低廉、以及对砷亲和力强等优点,在除砷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当TiO2纳米颗粒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的光子能量照射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水中砷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OPAC:将柑橘属生物质皮粉末与适量的磷酸溶液混合搅拌至形成糊状物后浸渍24h,再将装有糊状物的坩埚置于充有氮气的密闭高温电阻炉中,在450
‑
500℃温度下加热1
‑
1.5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用超纯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将滤渣在105℃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后,研磨成粉末状,得到OPAC;2)TiO2负载OPAC:将定量TiO2加入到含有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丙酮溶液中混合搅拌得悬浮液,再将悬浮液逐滴滴加到步骤1)制备得到的OPAC表面,在室温下干燥24h后,于氮气气氛中在460
‑
480℃条件下恒温煅烧1.5
‑
2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TiO 2
/OPAC;其中,所述TiO2、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丙酮溶液、OPAC的固液比为:5
‑
6g:1.2
‑
1.4g:120
‑
140ml:15
‑
17g;3)制备TiO2/OPAC/PLA复合纳米纤维膜3.1)将定量PLA粉末加入到二氯甲烷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在40
‑
45℃的恒温水浴条件下充分搅拌至PLA粉末完全溶解,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2)制备得到的TiO2/OPAC充分混合搅拌后得静电纺丝前体溶液;其中,二氯甲烷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中氯甲烷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7:3;PLA粉末与二氯甲烷和N,N
‑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液的固液比为9g:100ml;TiO 2
/OPAC与PLA粉末的比例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擎英,程岚,尹学琴,蒋春苹,杨兴盼,刘蜀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