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伟光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96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涉及非织造布技术领域,由热塑性可降解材料以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等通过纺粘法、纺熔法、熔喷法、梳理热风法、梳理热轧法、梳理水刺法、气流成网水刺法、干法或湿法木浆水刺法、梳理针刺法以及组合工艺混纺法等制得可降解非织造布,并依靠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实现非织造布纤维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纤维之间除了本体粘合点外,还在纤维之间设置有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等非本体粘合点。由于本体粘合点和非本体粘合点的组合粘合结构,使可降解非织造布具有更好的力学强度。学强度。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目前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纤维之间,只能够通过热风熔融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使可降解非织造布产生强力的结合点,从而导致柔软度和手感较差,在生产半年时间后,通常都会存在力学强烈衰减厉害导致可降解非织造布强力差,布面起毛脱层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由热塑性可降解材料以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等通过纺粘法、纺熔法、熔喷法、梳理热风法、梳理热轧法、梳理水刺法、气流成网水刺法、干法或湿法木浆水刺法、梳理针刺法以及组合工艺混纺法等制得可降解非织造布,并依靠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实现非织造布纤维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纤维之间除了本体粘合点外,还在纤维之间设置有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等非本体粘合点。
[0005]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的非本体粘合点为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的10

300%。
[0006]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的非本体粘合点与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呈重叠或部分重叠或不重叠组合分布。
[0007]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本体粘合点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等的面积占可降解非织造布面积的1

25%。
[0008]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本体粘合点的物理缠结点,每一根纤维与相邻纤维的缠结点不低于2个点。
[0009]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纤维之间的本体粘合点,还可以是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的其中两种或三种的的组合粘合点。
[0010]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为纺粘法纺丝纤维网、
熔喷法气流喷丝纤维网、短纤梳理纤维网、短纤维气流纤维网、短纤湿法纤维网、木浆纤维干法或湿法纤维网等一种或多种生产工艺制得的单一或多种纤维结构可降解非织造布。
[0011]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组合工艺混纺法可降解非织造布为PLA/TPS/PBAT等热塑性可降解材料通过纺粘法纺丝或熔喷喷丝形成的长纤维网或短纤维经梳理成网后的纤维网与木浆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或湿法成网后的纤维网,两种纤维混合铺网或叠层成网纺丝,制得的混纺法可降解非织造布。
[0012]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混纺法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热塑性可降解材料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合成网后,通过热风熔融粘合、热轧点粘合、水刺缠结粘合、针刺缠结粘合、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粘合,制得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非织造布。
[0013]为了达到不同效果,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粘合点,呈点状分布或面状分布在非织造布纤维网内,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材料或纤维为PLA/TPS/PBAT/PBSA/PBS/PHA/PHB/PPC/PGA/PCL等具有热塑性可降解材料或纤维,所述的再生纤维纤维为木浆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Modal、Tencel、铜氨纤维、竹纤维、甲壳素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为PAE聚酰胺环氧氯丙烷树脂、UF脲醛树脂、M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PEI聚乙烯亚胺树脂、壳聚糖、二醛淀粉、聚合型多官能团羧酸、PG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丙烯酰胺

乙二醛树脂、纤维素改性聚合物、热塑性可降解树脂粘合剂或其他天然可降解树脂粘合剂等,所述的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为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胶、淀粉浆、糯米浆、改性纤维素浆、热塑性可降解树脂浆或其他天然可降解树脂浆等。所述的热熔型粉状粘合剂为PE、EVA、TPU、PA等不可降解热熔型粉状粘合剂或具有更优粘合性的PLA/TPS/PBAT/PBSA/PBS/PHA/PHB/PPC/PGA/PCL等具有热塑性可降解热熔型粉状粘合剂或改性纤维素/改性淀粉等天然可降解热塑性粉体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中,由热塑性可降解材料以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等通过纺粘法、纺熔法、熔喷法、梳理热风法、梳理热轧法、梳理水刺法、气流成网水刺法、干法或湿法木浆水刺法、梳理针刺法以及组合工艺混纺法等制得可降解非织造布,并依靠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实现非织造布纤维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纤维之间除了本体粘合点外,还在纤维之间设置有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等非本体粘合点。由于本体和非本体组合粘合点的存在,从而大大提升可降解非织造布的布面强力及延长货架时间以及增加了可降解非织造布的柔软度手感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长纤纺粘法/长纤纺熔法热轧非织造布的正面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长纤纺粘法/长纤纺熔法热轧非织造布的剖面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短纤梳理热轧
非织造布的正面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短纤梳理热轧非织造布的剖面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短纤梳理热风法/水刺法/针刺法非织造布的正面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短纤梳理热风非织造布的剖面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短纤梳理水刺/针刺非织造布的剖面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非本体粘合点点状分布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中非本体粘合点面状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由热塑性可降解材料以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等通过纺粘法、纺熔法、熔喷法、梳理热风法、梳理热轧法、梳理水刺法、气流成网水刺法、干法或湿法木浆水刺法、梳理针刺法以及组合工艺混纺法等制得可降解非织造布,并依靠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本体粘合点,实现非织造布纤维的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纤维之间除了本体粘合点外,还在纤维之间设置有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等非本体粘合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的非本体粘合点为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等本体粘合点的10

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纸用湿强粘合剂或非织造布用浸渍法粘合剂或热熔型粉状粘合剂的非本体粘合点与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等等本体粘合点呈重叠或部分重叠或不重叠组合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本体粘合点的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等的面积占可降解非织造布面积的1

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的本体粘合点的物理缠结点,每一根纤维与相邻纤维的缠结点不低于2个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纤维之间的本体粘合点,还可以是热风粘合点或熔融热轧粘合点或物理缠结点的其中两种或三种的的组合粘合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粘合点的高强力可降解纤维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降解非织造布为纺粘法纺丝纤维网、熔喷法气流喷丝纤维网、短纤梳理纤维网、短纤维气流纤维网、短纤湿法纤维网、木浆纤维干法或湿法纤维网等单一或多种纤维结构的可降解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连伟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