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85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3
本申请涉及一种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段包括金属筒段、填充体以及连接平台。金属筒段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在自身径向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以及外壁,内壁以及外壁围合形成容纳腔,内壁包括本体区以及加强区。填充体填充于容纳腔内。连接平台设置于环形本体的内部且连接于加强区。其中,加强区的强度大于本体区的强度。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抵抗塔筒段局部受到的拉扯力,提高塔筒段的强度以及承载力。载力。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风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风力发电机组逐渐朝着大兆瓦大叶片的趋势发展,叶轮直径越来越大,使得相应的塔筒高度也越来越高且截面尺寸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塔筒通常为钢制,为了增加大直径塔筒的刚度,就要不断增加钢板的厚度,导致塔筒成本的增加,因此,钢

混凝土混合塔筒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起来。
[0003]但是,现有的钢

混凝土混合塔筒通常由两侧薄钢板并在其中间填充混凝土组成,使得塔筒平台在连接于塔筒内壁的薄钢板时,内壁局部抵抗径向拉扯力的能力弱,容易在内壁连接处出现鼓包或者扯裂混凝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抵抗塔筒段局部受到的拉扯力,提高塔筒段的强度以及承载力。
[0005]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塔筒段,包括:金属筒段,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在自身径向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以及外壁,内壁以及外壁围合形成容纳腔,内壁包括本体区以及加强区;填充体,填充于容纳腔内;连接平台,设置于环形本体的内部且连接于加强区;其中,加强区的强度大于本体区的强度。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沿径向,加强区的壁厚大于本体区的壁厚;和/或,加强区的硬度大于本体区的硬度。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区包括第一环形壁以及第二环形壁,沿环形本体的轴向,第一环形壁、加强区以及第二环形壁依次连接,沿径向,加强区的壁厚分别大于第一环形壁的壁厚以及第二环形壁的壁厚。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金属筒段还包括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设置于容纳腔内,至少部分支撑部在径向上的一端连接于内壁且另一端延伸进入填充体内,至少部分支撑部在径向上的一端连接于外壁且另一端延伸进入填充体内,沿环形本体的轴向,连接于内壁的支撑部与连接于外壁的支撑部交替设置。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塔筒段还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平台包括平台面板以及平台梁组,沿环形本体的轴向,平台梁组支撑于平台面板的一侧,沿径向,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平台梁组与加强区之间,以限制连接平台沿轴向发生位移。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多个第一紧固件,第一连接板沿轴向延伸,沿径向,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平台梁组以及加强区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沿轴向,多个第一紧固件间隔分布;和/或,沿径向,第一连接板与加强区之间具有间隙,以吸收连接平台沿径向的位移。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塔筒段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沿环形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沿径向,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平台面板以及平台梁组中的一者与加强区之间,以吸收连接平台沿径向的位移;其中,沿轴向,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平台面板背离平台梁组的一侧,或者,第二连接件连接于平台梁组背离平台面板的一侧。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与多个第二连接件沿周向交替设置。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与伸缩部件,第二连接板与平台面板以及平台梁组中的一者连接,沿径向,第二连接板与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伸缩部件连接于第二连接板与加强区之间。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伸缩部件包括第二紧固件以及伸缩部,伸缩部抵接于内壁,第二连接板与伸缩部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伸缩部包括柔性体以及弹簧结构,弹簧结构设置于柔性体内,第二紧固件连接于柔性体;第二连接板具有沿径向背离内壁凸出的凸出部,第二紧固件连接于凸出部。
[0016]另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塔筒段。
[0017]再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塔筒。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塔筒段、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段包括金属筒段、填充体以及连接平台。金属筒段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在自身径向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以及外壁,将填充体填充于内壁及外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内,利于提高塔筒段的刚度以及涡激性能,还能降低成本以及减轻整体重量。并且,内壁包括本体区以及加强区,且加强区的强度大于本体区的强度,将连接平台连接在加强区之间,利于提高加强区抵抗连接平台产生的局部拉扯力,以提高内壁与连接平台的连接强度,防止填充体出现扯裂现象,从而提高塔筒段的强度以及承载力,进而提高塔筒段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0]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塔筒段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塔筒段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P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塔筒段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6为图5中Q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塔筒段中伸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
[0028]100

塔筒段;
[0029]10

金属筒段;11

环形本体;11a

容纳腔;111

内壁;1111

本体区;1111a

第一环形壁;1111b

第二环形壁;1112

加强区;112

外壁;12

支撑部;
[0030]20

填充体;
[0031]30

连接平台;31

平台面板;32

平台梁组;
[0032]40

第一连接件;41

第一连接板;42

第一紧固件;
[0033]50

第二连接件;51

第二连接板;511

凸出部;52

伸缩部件;521

第二紧固件;522

伸缩部;5221

柔性体;5222

弹簧结构;
[0034]1‑
塔筒;2

机舱;3

发电机;4

叶轮;401

轮毂;402

叶片;
[0035]X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筒段(10),包括环形本体(11),所述环形本体(11)在自身径向(X)具有相对设置的内壁(111)以及外壁(112),所述内壁(111)以及所述外壁(112)围合形成容纳腔(11a),所述内壁(111)包括本体区(1111)以及加强区(1112);填充体(20),填充于所述容纳腔(11a)内;连接平台(30),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11)的内部且连接于所述加强区(1112);其中,所述加强区(1112)的强度大于所述本体区(1111)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X),所述加强区(1112)的壁厚大于所述本体区(1111)的壁厚;和/或,所述加强区(1112)的硬度大于所述本体区(1111)的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区(1111)包括第一环形壁(1111a)以及第二环形壁(1111b),沿所述环形本体(11)的轴向(Y),所述第一环形壁(1111a)、所述加强区(1112)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壁(1111b)依次连接,沿所述径向(X),所述加强区(1112)的壁厚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壁(1111a)的壁厚以及第二环形壁(1111b)的壁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段(10)还包括多个支撑部(12),多个所述支撑部(1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a)内,至少部分所述支撑部(12)在所述径向(X)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壁(111)且另一端延伸进入所述填充体(20)内,至少部分所述支撑部(12)在所述径向(X)上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壁(112)且另一端延伸进入所述填充体(20)内,沿所述环形本体(11)的轴向(Y),连接于所述内壁(111)的所述支撑部(12)与连接于所述外壁(112)的所述支撑部(12)交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段(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40),所述连接平台(30)包括平台面板(31)以及平台梁组(32),沿所述环形本体(11)的轴向(Y),所述平台梁组(32)支撑于所述平台面板(31)的一侧,沿所述径向(X),所述第一连接件(40)连接于所述平台梁组(32)与所述加强区(1112)之间,以限制所述连接平台(30)沿所述轴向(Y)发生位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0)包括第一连接板(41)以及多个第一紧固件(42),所述第一连接板(41)沿所述轴向(Y)延伸,沿所述径向(X),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铜然郑闽奕李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