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
,主要涉及一种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用于地铁同步注浆工程中。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目前地铁施工广泛采用盾构工法,隧道衬砌壁后的同步注浆是缓解地层变形、确保管片衬砌受力均匀、提高隧道整体抗渗性的重要一环,而同步注浆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同步注浆材料的性能。传统同步注浆材料多为水泥基砂浆,其存在抵抗振动荷载能力不足、力学性能弱、抗压不抗折的问题,导致浆液结石体在列车荷载反复振动下产生裂缝;此外,通常同步注浆材料的脆性较大,一旦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就会导致内部结构破坏,且破坏后残余强度极低,以上两部分原因大幅降低了浆液结石体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进而影响了隧道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水性能及使用寿命,导致同步注浆工程收效甚微。因此,研发高韧性且抗振动的同步注浆材料对减少结石体裂缝、提高结石体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保障隧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材料400
‑
500份,复合增韧外加剂5
‑
22.8份,水250
‑
350份,其中,基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水泥30
‑
50份,矿粉40
‑
70份,钢渣粉60
‑
100份,稻壳灰45
‑
85份,粉煤灰100
‑
180份,机制砂70
‑
110份;复合增韧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碳纤维0.2
‑
1份、钢纤维0.4
‑
2份、聚丙烯纤维0.2
‑
0.8份和生物质灰4
‑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增韧外加剂中,碳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生物质灰的质量比为0.2:0.4:0.4:4、0.4:0.8:0.2:8、0.8:1.2:0.6:16、0.4:2:0.4:20、1:1.6:1:8或0.6:1:0.8: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增韧外加剂中的碳纤维在同步注浆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03%
‑
0.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增韧外加剂中的钢纤维在同步注浆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06%
‑
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增韧外加剂中的聚丙烯纤维在同步注浆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03%
‑
0.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动强韧性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增韧外加剂中的生物质灰在同步注浆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人太,朱志敬,李修浩,李术才,白继文,陈孟军,李琳,汪志恒,闫佳,邵长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