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7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涉及电生理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柔性阵列电极和分析系统,所述柔性阵列电极包括柔性基底和固合在柔性基底上的电极组,所述柔性基底设置有电极安装位和测量电极位,所述电极组包括设置在电极安装位中心的主电极和多个呈阵列设置在主电极外围的副电极,所述测量电极位设置有多个测量电极,多个测量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主电极及副电极一一对应电连通,所述分析系统通过导线与测量电极电连通,对测得的电信号进行分析、评估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准确记录到角膜神经电生理信号,帮助数以亿计的各种病因导致角膜感觉功能异常患者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效果及预后带来确切依据。效果及预后带来确切依据。效果及预后带来确切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生理检测
,具体为一种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严重干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近视术后,角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糖尿病等因素均可引起角膜神经功能损伤。
[0003]为检测角膜神经损伤程度、角膜神经敏感度和感觉功能,目前临床上对于活体角膜敏感度的测量主要通过角膜知觉测量仪刺激角膜,再让患者填写不适感调查问卷或者临床医生观察患者是否眨眼。
[0004]角膜知觉测量仪是通过长约60毫米、直径0.11毫米的尼龙线垂直触到患者角膜,直到使线变弯到刚可看出的弯度(大约偏斜5
°
)为止;如无感觉,再用缩短5毫米的长度试验,如此类推,直到患者感到有线的接触。这是眼科临床唯一应用的角膜感觉测量方式,但临床中仍然极少应用。主要问题在于:
[0005]1、应用范围窄,适应症少。角膜知觉测量仪主要证明角膜溃疡区与非溃疡区是否有知觉的不同,或证明三叉神经机能有无减低或麻痹现象,而在严重干眼近视术后,糖尿病等神经功能改变而形态无明显改变的疾病中,无法应用。
[0006]2、主观性强,结果误差极大。角膜知觉测量仪首先测量依赖医师刺激角膜的手法或方式,不同刺激手法影响患者主观感受,进一步影响测试结果。其次,测试结果完全依赖患者主观感受,通过观察患者是否眨眼,或完成调查问卷的方式过于粗糙,缺乏严谨性及科学性。
[0007]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电生理测量仪,可以准确记录角膜神经信息,并能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从而为角膜功能的准确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0008]然而进行角膜神经记录或测量需要克服以下技术难题:
[0009](1)眼部为一个凸起的异型面,无法同时固定多个电极,因此,如何根据眼部特征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多个电生理信号收集的组合电极是一个技术难题。
[0010](2)角膜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微小刺激仍然会带来不适感,因此,如何使电极保持生物组织相容性以保证佩戴舒适性和安全性是一个技术难题。
[0011](3)电极方面,既往眼用测量电极均存在记录通道单一,电极材料坚硬,低精度,低鲁棒等问题,无法用于角膜神经功能的专项测量。
[0012]因此,集成度高、适应性好的组合电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提供可视化、可量化评估标准的基本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提出了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的完整系统,可以准确测量并评估角膜神经功能,填补临床眼表功能测量的
空白,解决了现有技术无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的眼科特检设备,进而无法准确评估角膜神经功能、无法判断角膜疾病预后、手术或治疗后角膜功能恢复情况的重大临床问题。
[0015](二)技术方案
[001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7]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包括柔性阵列电极、分析系统,所述柔性阵列电极包括柔性基底和固合在柔性基底上的电极组,所述柔性基底设置有电极安装位和测量电极位,所述电极组包括设置在电极安装位中心的主电极和多个呈阵列设置在主电极外围四个象限的副电极,所述测量电极位设置有多个测量电极,多个测量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主电极及副电极一一对应电连通,所述分析系统通过导线与测量电极电连通,对测得的电信号进行分析、评估和显示。
[0018]进一步,所述柔性基底为采用电热膜材料制成的厚度为8-12μm的长方膜片。
[0019]进一步,长方膜片的中部设置所述的电极安装位,长方膜片的两端各设置一所述的测量电极位。
[0020]进一步,所述电极安装位为十字形,所述主电极设置在十字形的中心,所述副电极沿十字形的四个方向设置。
[0021]进一步,所述电极安装位为圆形,所述主电极设置在圆形的中心,所述副电极在主电极的外围均匀设置。
[0022]进一步,所述分析系统包括接收器、滤波器、放大器和电生理软件PC端。
[0023]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角膜区域施加不同强度刺激信号的电刺激诱发器。
[0024]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电极进行限位固定的柔性接触镜,所述柔性接触镜具有与眼球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电极组设置在弧形面内。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由于柔性基底具有较好适形性,可以适应人体眼球外形的变化,从而将多个电极可靠地限位固定在角膜上,从而实现多点检测获得更加精确的电生理信号。
[0028]2、采取主电极和多个副电极的电极组,与角膜神经的实际分布相适应,主电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捕获更多的信号,利于进行综合评估,而副电极具有较小的接触面积,捕获相对较少(角膜周边部神经)的信号,不会形成浪费。
[0029]3、采取眼球中心为主电极、角膜外围四个象限为副电极的方式,将角膜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有其对应的副电极识别该区域生物信号,而每个副电极或主电极均可以独立作为记录通道记录该区域信号活动,当将所有通道连接在放大器上,即可以实现在同一时间记录到角膜各个区域的信号图像,反应同一时间内角膜各部分信号活动异同,从而全方位测量角膜功能。
[0030]4、处理系统对电生理检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分析处理,从而得到真实的电生理信号,并方便角膜功能的准确评估。
[0031]总之,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提出柔性阵列电极,首次对角膜视神经信号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并通过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对检测角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治疗方案的建立及预后带来确切依据,为数以亿计的各种病因导致角膜感觉功能异常患者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图2为柔性阵列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分析系统的示意图;
[0035]图4为柔性阵列电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柔性阵列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角膜电活动的频谱图;
[0039]图8角膜电活动受到抑制后的频谱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柔性阵列电极;2、分析系统;3、柔性基底;4、电极安装位;5、测量电极位;6、主电极;7、副电极;8、测量电极;9、导线;10、接收器;11、滤波器;12、放大器;13、电生理软件PC端;14、电刺激诱发器;15、柔性接触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阵列电极和分析系统,所述柔性阵列电极包括柔性基底和固合在柔性基底上的电极组,所述柔性基底设置有电极安装位和测量电极位,所述电极组包括设置在电极安装位中心的主电极和多个呈阵列设置在主电极外围四个象限的副电极,所述测量电极位设置有多个测量电极,多个测量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主电极及副电极一一对应电连通,所述分析系统通过导线与测量电极电连通,对测得的电信号进行分析、评估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为采用电热膜材料制成的厚度为8-12μm的长方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膜神经电生理测量仪,其特征在于:长方膜片的中部设置所述的电极安装位,长方膜片的两端各设置一所述的测量电极位。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迎李墨然吴德志吴益根李炜刘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