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冷却且便于脱模的塑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冷却且便于脱模的塑型装置,属于塑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塑型装置本身结构强度并不高,而且实用的寿命也比较低;
[0003]另外现有技术中在对塑型装置进行成型的过程中采用的加工设备还存在如下问题:
[0004]在进行塑型装置成型的过程中无法进行便捷的进行补充加料,其中加料与成型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则导致需要多个驱动设备和控制比较费时费力;
[0005]现有技术中的塑型装置成型的过程中在进行成型后的塑型装置下料的时候不够便捷高效,而且无法与现有的传送设备进行组合还需要机械臂再次转运比较费时费力;
[0006]为此设计一种可快速冷却且便于脱模的塑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且便于脱模的塑型装置,通过将加料管与输送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管道连通,通过启动输料泵将聚乳酸复合材料通过管道进入至加料管内,并通过加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组件,该传送带组件的底部处安装有U型底座(2),所述U型底座(2)的顶部处安装有侧固定板(4),且在所述侧固定板(4)的内侧设有可翻转下模具组件,所述侧固定板(4)的一侧上方处安装有L型加料管架组件,该加料管架组件的内侧设有联动加料管组件,所述侧固定板(4)的顶部处安装有龙门架(6),且所述龙门架(6)的底中部处设有第一升降组件,并在该第一升降组件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升降组件相互啮合的上模具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外侧顶部处设有工型轮传送组件,工型轮传送组件的输出端设有齿轮盘组件,且齿轮盘组件的底部通过轴承与L型加料管架组件固定,齿轮盘组件的外侧与联动加料管组件相互啮合,所述U型底座(2)的内侧设有第二升降组件,该第二升降组件上设有吸盘翻转组件,且在吸盘翻转组件的输出端设有吸盘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翻转下模具组件包括下模具翻转电机(5)和下模具槽(14),所述侧固定板(4)的一侧中部处安装有下模具翻转电机(5),所述下模具翻转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侧固定板(4)安装有下模具槽(14),所述下模具槽(14)与所述上模具组件相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加料管架组件包括L型侧连接架(13)、龙门固定架(12)和套管(24),所述侧固定板(4)的一侧上方处安装有龙门固定架(12),所述龙门固定架(12)的底中部处通过L型侧连接架(13)安装有套管(24),且所述套管(24)的内部插入有可在所述套管(24)内移动的联动加料管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加料管组件包括加料管(11)、连接异形杆(10)和齿条(9),所述套管(24)的内部设有可在所述套管(24)内部移动的加料管(11),所述加料管(11)的外端部处安装有连接异形杆(10),所述连接异形杆(10)的端顶部处安装有齿条(9),且所述齿条(9)与所述齿轮盘组件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垂升降电机(19)、限位侧杆(21)和第一垂升降螺杆,所述龙门架(6)的顶中部处安装有第一垂升降电机(19),所述第一垂升降电机(19)的输出端贯穿龙门架(6)安装有第一垂升降螺杆,且所述第一垂升降螺杆的外侧套设啮合有上模具组件,所述龙门架(6)的底部两侧安装有限位侧杆(21),且所述限位侧杆(21)贯穿上模具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具组件包括升降筒(7)和上模具(8),所述第一垂升降螺杆的外侧套设啮合有升降筒(7),且所述限位侧杆(21)插入至所述升降筒(7)的内部,所述升降筒(7)的底部安装有上模具(8),且所述上模具(8)与所述下模具槽(14)相互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工型轮传送组件包括主动工型轮(20)、传动皮带(18)和从动工型轮(17),所述第一垂升降螺杆的外顶部处安装有主动工型轮(20),所述主动工型轮(20)的外部套设有传动皮带(18),所述传动皮带(18)的内端部处套设有从动工型轮(17),所述从动工型轮(17)的底部安装有齿轮盘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塑型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盘组件包括主动齿轮(22)和转动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丰塑日化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