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孚望专利>正文

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52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用荧光灯,特别是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子镇流器两根引线分别与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相连,上述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掉了灯丝的加热回路、PTC电阻,也就是变为冷阴极状态,从而延长了灯丝寿命一倍以上,延缓了端头发黑,由于没有了灯丝损耗,没有了PTC电阻的热损耗,以及启动电容C的最佳值选取又使电子镇流器本身的损耗进一步减小,从而使荧光灯光效大为提高。实验证明,其流明约提高15%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对普通荧光灯略加改进就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光效高,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用荧光灯,特别是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传统的一体化节能灯,其灯管电路的接法,如图1所示,C为灯管电容,也称启动电容;PTC为热敏电阻。灯管电容C的作用有二(一)启动时,灯管电容C同电子镇流器中的输出电感L组成LC串联谐振回路,产生高频高压的准正弦波加于灯管两端,使灯管很快由辉光放电进入弧光放电,使灯管点亮;(二)启动阶段结束后,灯管进入正常照明工作状态,此时灯管电容C由于是串接在灯丝回路中,所以有电流从灯丝上流过,从而对灯丝加热。热敏电阻PTC的作用是在启动时对灯丝进行预热。上述电路存在以下不足1、灯管电容C,不能同时兼顾灯管启动和灯丝加热均达到最佳状态。灯管启动需要C值大些,而灯丝预热则要求C值越小越好。2、灯管为了提高亮度,管压均做得较高,例如28WT5灯管,管压为167伏,这就使灯丝回路的电流较大,从而加速灯丝老化,灯管两端很快发黑。目前,灯管的最终损坏方式,有95%是灯丝烧断,其主要原因就是长期灯丝电流过大造成的。因此,灯管电容C的数值越小越好。但是C值小了,将造成灯管启动困难和功率三极管发热,所以无法做到良好匹配。3、损耗大、光效低,如上所述,灯丝回路的分流使灯丝发热,产生热损耗,随灯管功率不同,其耗损大约在2W-5W之间。另外,热敏电阻PTC在灯管正常工作过程中,白白耗去能量0.6W-1.2W。以上损耗使电能没有变成光能,而是变成热能,从而使光效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对普通荧光灯进行简单改进的结构简单、光效高、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子镇流器两根引线分别与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相连,上述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上述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均为一根,每个引线柱由该端荧光灯管内的灯丝两端绞合在一起构成。上述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均为一根,每个引线柱由该端荧光灯管内的灯丝一端构成,灯丝另一端固定于灯管端壁上。上述启动电容由灯管的功率大小和其负阻特性确定,其范围在1500Pf~3300Pf。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启动电容C,可以按LC串联谐振电路选取最佳值,使灯管启动状态良好,同时保证功率三极管不发热。2、去掉了灯丝的加热回路,也就是变为冷阴极状态。从而延长了灯丝寿命一倍以上,延缓了端头发黑。该工作状态相当于节能灯用氖管启动后,自动断开,灯丝即处于不加热状态。3、由于没有了灯丝损耗,没有了PTC电阻的热损耗,以及启动电容C的最佳值选取又使电子镇流器本身的损耗进一步减小,从而使荧光灯光效大为提高。实验证明,其流明约提高15%以上。4、由于灯丝不加热,减小了断丝的可能性,而且,即使灯丝断裂,冷阴极式工作方式,可以使断丝灯管照样正常工作,直到电子粉消耗完毕为止,延长了其灯管寿命。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光效高、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该荧光灯管2为普通荧光灯管,该普通荧光灯管两端分别有两个引线柱,这两个引线柱又分别与灯管内的灯丝两端相连,本技术实施例1将荧光灯管2每端两个引线柱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引线柱3、4,该荧光灯管2两端变为各有一个引线柱3、4,这两个引线柱3、4分别与电子镇流器1两根引线相连,在这两个引线柱3、4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5。上述启动电容5由灯管的功率大小和其负阻特性确定,通常情况下,20W荧光灯管,其启动电容5为1500Pf;30W荧光灯管,其启动电容5为2700Pf;40W荧光灯管,其启动电容5为3300Pf实施例2如图3所示,该荧光灯管2为普通荧光灯管,该普通荧光灯管两端分别有两个引线柱,这两个引线柱又分别与灯管内的灯丝两端相连,本技术实施例2只将普通荧光灯管2两端两个引线柱的其中之一作为引线柱3、4,或保留一个引线柱,另一个去掉。该荧光灯管2两端变为各有一个引线柱3、4,这两个引线柱3、4分别与电子镇流器1两根引线相连,在这两个引线柱3、4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5。启动电容5的确定与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子镇流器(1)两根引线分别与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3,4)相连,上述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3,4)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上述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均(3,4)为一根,每个引线柱(3,4)由该端荧光灯管(2)内的灯丝两端绞合在一起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上述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3,4)均为一根,每个引线柱(3,4)由该端荧光灯管内(2)的灯丝一端构成,灯丝另一端固定于灯管端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任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启动电容(5)由灯管的功率大小和其负阻特性确定,其范围在1500Pf~3300Pf。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用荧光灯,特别是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子镇流器两根引线分别与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相连,上述荧光灯管两端的引线柱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本技术去掉了灯丝的加热回路、PTC电阻,也就是变为冷阴极状态,从而延长了灯丝寿命一倍以上,延缓了端头发黑,由于没有了灯丝损耗,没有了PTC电阻的热损耗,以及启动电容C的最佳值选取又使电子镇流器本身的损耗进一步减小,从而使荧光灯光效大为提高。实验证明,其流明约提高15%以上。本技术只要对普通荧光灯略加改进就可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光效高,使用寿命长,有利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H05B41/00GK2699620SQ20042005151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孚望 申请人:王孚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冷阴极式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电子镇流器(1)两根引线分别与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3,4)相连,上述荧光灯管(2)两端的引线柱(3,4)之间并联有一启动电容(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孚望
申请(专利权)人:王孚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