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明岳专利>正文

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47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包括机座、挤出机本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中均布一组转轴,转轴呈圆锥形均布在进料斗内部,且转轴一端与进料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相邻的一端固连有锥齿轮,相邻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其中一根所述转轴贯穿进料斗并延伸至进料斗外部,且该转轴通过固定连在进料斗外周的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轴位于进料斗内的一端外周设有绞龙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和锥齿轮的传动,带动绞龙叶片不断旋转并向上输送翻动塑料颗粒,不断使得热空气对塑料颗粒进行均匀预热烘干,增加塑料挤出机的工作效率。料挤出机的工作效率。料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挤出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

技术介绍

[0002]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塑料挤出机可以基本分类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多螺杆挤出机以及无螺杆挤出机。
[0003]塑料挤出机在使用时,需要加热机筒,使机筒内的塑料熔化,但是机筒处没有防护,容易对工人造成人身健康伤害。
[0004]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塑料挤出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2010208569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挤出机机筒保护装置及其塑料挤出机,包括电机、减速机、安装轴、第一齿轮、第一中间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螺杆、转动轴、翻料板、传动箱、翻料箱、机筒、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支撑台、安装架、控制箱和机架;第一齿轮与第一中间齿轮啮合连接;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轴上;机筒外表面上缠绕设置有加热线圈;第二防护罩设置在支撑台和安装架上;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防护罩翻转以使第一防护罩扣合在机筒上的翻转驱动机构;加热线圈位于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内侧。本专利技术能将加热线圈遮罩起来,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5]但现有技术中通过挤出机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并挤出时,由于塑料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存在破碎后直径较小的塑料粉末,在长时间露天储存后容易受潮结块,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防止塑料颗粒堵塞进料斗,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加热,之后将温度较高的塑料颗粒转运至进料斗中,在转运过程中塑料颗粒容易洒落造成浪费和烫伤,造成安全隐患。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挤出机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并挤出时,由于塑料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存在破碎后直径较小的塑料粉末,在长时间露天储存后容易受潮结块,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防止塑料颗粒堵塞进料斗,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加热,之后将温度较高的塑料颗粒转运至进料斗中,在转运过程中塑料颗粒容易洒落造成浪费和烫伤,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包括机座、挤出机本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中均布一组转轴,转轴呈圆锥形均布在进料斗内部,且转轴一端与进料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相邻的一端固连有锥齿轮,相邻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其中一根所述转轴贯穿进料斗并延伸至进料斗外部,且该转轴通过固定连在进料斗外周的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转轴位于进料斗内的一端外周设有绞龙叶片;
工作时,现有技术中通过挤出机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并挤出时,由于塑料颗粒大小不均匀,且存在破碎后直径较小的塑料粉末,在长时间露天储存后容易受潮结块,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防止塑料颗粒堵塞进料斗,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加热,之后将温度较高的塑料颗粒转运至进料斗中,在转运过程中塑料颗粒容易洒落造成浪费和烫伤,造成安全隐患,此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常温的塑料加入进料斗中,之后通过热风机将热空气吹向进料斗中的塑料颗粒间隙,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同时配合电机对转轴的驱动,之后通过锥齿轮的传动,带动绞龙叶片不断旋转并向上输送翻动塑料颗粒,不断使得热空气对塑料颗粒进行均匀预热烘干,避免塑料颗粒结块堵塞进料斗,增加塑料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绞龙叶片外周均布一组摆杆,摆杆长度由锥齿轮向进料斗内壁的方向逐渐增加,摆杆呈松塔形布置在绞龙叶片外周;所述转轴内开设有一号孔,一号孔通过管道与热风机连通;所述转轴外周与均匀开设有一组与一号孔连通的二号孔;通过一号孔与二号孔的导向,使得热空气伸入进料斗内部,使得热空气在进料斗中的塑料颗粒内部向外侧不断散发,进一步增加热空气在塑料颗粒之间的间隙中均匀快速扩散,同时通过松塔形的摆杆,进一步增加摆杆附近塑料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加热空气随摆杆向塑料颗粒内部扩散加热的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摆杆内开设有与一号孔连通的三号孔,摆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与三号孔连通的四号孔,四号孔直径小于三号孔,且四号孔与三号孔圆弧过渡;所述三号孔中设有滚球,滚球直径略小于三号孔内径;通过三号孔配合四号孔,进一步增加一号孔中的热空气的扩散范围,同时在摆杆转动到转轴靠近底部位置时,滚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滚动,使得滚球靠近四号孔一侧的三号孔内空气被挤压后从四号孔加速喷出,进一步增加热空气从四号孔的喷出速度,进而增加塑料颗粒的加热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三号孔内靠近四号孔的位置圆周均布一组弹性的簧片,簧片一端延伸至三号孔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摆杆外部;通过滚球运动到四号孔与三号孔的过渡位置时,滚球撞击簧片,使得簧片剧烈振动,进而带动摆杆的振动,增加塑料颗粒中颗粒直径较小的粉料的下落效率,进一步减少进料斗的堵塞。
[0012]优选的,所述簧片中部设有滑杆,滑杆贯穿摆杆并延伸至三号孔内部;相邻所述滑杆之间固连有拉簧,滑杆位于摆杆外部的一端固连有固定环,固定环两侧通过弹性的L杆固连有滑环,相邻L形杆呈菱形布置;所述簧片贯穿滑环并与滑环滑动连接;通过滚球撞击簧片后挤压拉簧,使得拉簧变形后拉动滑杆,进而带动L形杆和滑环不断往复滑动并清理簧片上粘附的粉末,增加簧片的振动效率,同时呈菱形分布的弹性L形杆在往复滑动过程中带动簧片摆动,进一步增加簧片在振动过程中的摆动效率,进一步增加塑料颗粒的下落速度。
[0013]优选的,所述转轴底部的进料斗内固连有一组弹性的波浪杆,波浪杆上靠近摆杆的一侧固连有一组对称布置的弹片,弹片自由端固连有弹性的拉绳,拉绳中部设有活动球,拉绳贯穿活动球中部开设的滑孔并与滑孔滑动连接,摆杆转动时拨动活动球;通过摆杆随绞龙叶片的转动过程中不断与波浪杆接触,进而带动波浪杆的振动,同时增加摆杆的振动效率,增加塑料颗粒的运动速度;当摆杆端部划过拉绳时,摆杆拨动拉绳上的活动球,使得活动球向拉绳一侧偏转并带动拉绳不断反弹,通过活动球的配重增加拉绳的惯性,进一步增加拉绳的摆动时间,进而带动波浪杆长时间连续振动,增加进料斗中塑料颗粒预热后的下落效率。
[0014]优选的,所述摆杆上与活动球对应位置固连有半球形的空心球,空心球与四号孔连通,空心球靠近活动球的一端固连有弹性膜,空心球外周均布一组排气孔;通过活动球挤压弹性膜,使得间歇变形的弹性膜变形后挤压空心球内的空气,增加排气孔中空气热空气喷出的瞬时速度,进一步增加热空气喷出时的冲击力,增加塑料颗粒的加热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活动球为磁性材料制成,且活动球外周包裹有弹性橡胶层;所述拉绳处于松弛状态的直径略大于活动球内开设的滑孔;通过磁性的活动球吸引空心球,增加活动球与弹性膜的对齐效率,进一步增加空心球中空气的压缩挤出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良好的塑料挤出机,包括机座(1)、挤出机本体(11)和进料斗(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2)中均布一组转轴(13),转轴(13)呈圆锥形均布在进料斗(12)内部,且转轴(13)一端与进料斗(1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相邻的一端固连有锥齿轮(14),相邻锥齿轮(14)之间相互啮合;其中一根所述转轴(13)贯穿进料斗(12)并延伸至进料斗(12)外部,且该转轴(13)通过固定连在进料斗(12)外周的电机(15)驱动旋转;所述转轴(13)位于进料斗(12)内的一端外周设有绞龙叶片(16);所述绞龙叶片(16)外周均布一组摆杆(17),摆杆(17)长度由锥齿轮(14)向进料斗(12)内壁的方向逐渐增加,摆杆(17)呈松塔形布置在绞龙叶片(16)外周;所述转轴(13)内开设有一号孔(18),一号孔(18)通过管道与热风机连通;所述转轴(13)外周与均匀开设有一组与一号孔(18)连通的二号孔(19);所述摆杆(17)内开设有与一号孔(18)连通的三号孔(2),摆杆(17)远离转轴(13)的一端开设有与三号孔(2)连通的四号孔(21),四号孔(21)直径小于三号孔(2),且四号孔(21)与三号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岳
申请(专利权)人:郭明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