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4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属于冒口套技术领域,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冒口套内层和冒口套外层,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铝屑、漂珠、四氧化三铁、硝酸钾、氟铝酸钾、二氧化锰、硅铁粉和酚醛树脂组成,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粉煤灰、三氧化二铝、莫来石和酚醛树脂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冒口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

技术介绍

[0002]自1996年英国褔士科公司将发热保温冒口套引入中国铸造行业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发热保温冒口套在铸造方面的应用日渐成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目前,此类产品的种类有发热保温冒口套、高发热保温冒口套。无论是哪一种冒口套的原理都是通过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再加上冒口套的保温性能,从而延长了铸件冒口的凝固时间,在发热保温的作用下,冒口套高效地补缩铸件,提高了产品的内部质量及成品率。
[0003]当前发热保温冒口套由单一的一种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由保温材料、发热材料等组成,由于保温材料与发热材料相互混在一起,导致冒口套的保温性能降低,热量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降低了冒口套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提高了绿色制造的能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冒口套内层和冒口套外层,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铝屑、漂珠、四氧化三铁、硝酸钾、氟铝酸钾、二氧化锰、硅铁粉和酚醛树脂等组成,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粉煤灰、三氧化二铝、莫来石和酚醛树脂组成。
[0006]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11

27%、铝屑1

17%、漂珠44

47%、四氧化三铁4

8%、硝酸钾9

11%、氟铝酸钾4

6%、二氧化锰1

3%、硅铁粉1

5%和酚醛树脂10%组成。
[0007]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11%、铝屑1%、漂珠44%、四氧化三铁4%、硝酸钾4%、氟铝酸钾4%、二氧化锰1%、硅铁粉3%和酚醛树脂10%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27%、铝屑17%、漂珠47%、四氧化三铁8%、硝酸钾11%、氟铝酸钾6%、二氧化锰3%、硅铁粉5%和酚醛树脂10%组成。
[0009]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20%、铝屑3%、漂珠45%、四氧化三铁5%、硝酸钾10%、氟铝酸钾5%、硅铁粉3%、二氧化锰2%和酚醛树脂10%组成。
[0010]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60

80%、粉煤灰5

25%、三氧化二铝5

15%、莫来石5

15%和酚醛树脂12%组成。
[0011]优选地,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70%、粉煤灰15%、三氧化二铝10%、莫来石10%和酚醛树脂12%组成。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降低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制造成本3%以上,明显产生经济效益;

由于发热材料应用量降低,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提高了绿色制造的能力;

由于发热材料应用量降低,相当于降低了氟化物的加入量,减小了氟化物对型砂的污染;

提高了冒口套的保温性能和热量的利用率;

冒口套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减
小对周边铸件的热影响,改善铸件内部的微观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铁碳相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专利技术人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特研发设计内外层不同材料的冒口套结构,按照不同部位的性能要求,在冒口套外部采用保温为主的材料,内层采用以发热为主的材料,充份利用保温层和发热层不同的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在达到补缩效果的前提下,冒口下部铸件部位球化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
[0015]本专利技术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的具体实施例一,
[0016]所述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冒口套内层和冒口套外层,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铝屑、漂珠、四氧化三铁、硝酸钾、氟铝酸钾、二氧化锰、硅铁粉和酚醛树脂等组成,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粉煤灰、三氧化二铝、莫来石和酚醛树脂组成;
[0017]其中,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11%、铝屑1%、漂珠44%、四氧化三铁4%、硝酸钾4%、氟铝酸钾4%、二氧化锰1%、硅铁粉3%和酚醛树脂10%组成。
[0018]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70%、粉煤灰15%、三氧化二铝10%、莫来石10%和酚醛树脂12%组成。
[0019]根据冒口套的使用条件,确定冒口套内层发热材料的标准。
[0020]如图1所示,由铁碳相图可知,铸铁碳当量都在共晶点附近的位置,低于共晶点时称为亚共晶铸铁。高于共晶点时,称为过共晶铸铁。铸铁的共晶转变的温度为1148℃,当碳当量在4.33时,材料温度在1148℃以下为固态,在1148℃以上为液态,因此选择1150℃为衡量材料保温时间的依据。极值温度和保温时间代表了冒口套预混料的发热能力及保温时间,代表了用此预混料生产冒口的补缩能力。
[0021][0022]最终确定冒口套内层预混料的标准:
[0023][0024]其次,对于原材料的采用应按照以下标准选用:
[0025][0026]在对预混料选用完毕之后,需要对预混料进行配制,根据实施例一中冒口套外层的成分和配方通过搅拌器搅匀,随后便成预混料,同样地,冒口套外层的成分和配方通过搅拌器搅匀,随后便成预混料。
[0027]以下是冒口套预混料性能标准及达到的性能,
[0028]冒口套内层预混料性能;
[0029][0030]冒口套外层(即外部保温层)预混料性能;
[0031][0032]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完毕后,需要进行制模,制模时通过射芯机射砂成形。
[0033]通过射芯机射砂,先制作出内层冒口套,冒口套厚度(根据需要决定内层冒口套的厚度),将湿态的冒口套置于170
±
15℃左右的隧道烘干窑中进行烘干约50分钟,形成内部发热层。再将合格的冒口套内层放置在专用的模具上,进行二次射砂(用外层保温层料)成型,形成厚度在15毫米以上的外层保温层。将湿态的冒口套置于170
±
15℃左右的隧道烘干窑中进行烘干约60分钟,可得到成品冒口套。
[0034]以下是冒口套成品标准及达到的性能,
[0035][0036]通过采用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成分和配方所生产出来的冒口套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效果:

降低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制造成本3%以上,明显产生经济效益;

由于发热材料应用量降低,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提高了绿色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冒口套内层和冒口套外层,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铝屑、漂珠、四氧化三铁、硝酸钾、氟铝酸钾、二氧化锰、硅铁粉和酚醛树脂等组成,所述冒口套外层由漂珠、粉煤灰、三氧化二铝、莫来石和酚醛树脂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11

27%、铝屑1

17%、漂珠44

47%、四氧化三铁4

8%、硝酸钾9

11%、氟铝酸钾4

6%、二氧化锰1

3%、硅铁粉1

5%和酚醛树脂10%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高发热保温冒口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冒口套内层由铝粉11%、铝屑1%、漂珠44%、四氧化三铁4%、硝酸钾4%、氟铝酸钾4%、二氧化锰1%、硅铁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红军马宗阳闫启栋王帅领曹俊铎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