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吊装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液压葫芦以采用大减速比的行星轮系为主,从减速的效果来说很好,但是采用这种行星轮系结构就要求所有的齿轮模数必须保持一致。实现了大的减速比的同时力矩也会相应比例的上升,为了保障低速大力矩齿轮的强度就要相应采用大模数的齿轮。并且由于是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对齿轮的制造精度要求也相应提高,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和葫芦提升装置。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葫芦减速装置,包括:
[0005]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一主齿轮适于与驱动器相连;
[0006]第二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一主齿轮适于与驱动器相连;第二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主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二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二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第三级减速组件,所述第三级减速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主齿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主齿轮的模数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的模数一致,所述第三主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以便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可带动所述第三主齿轮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心位置和所述第三主齿轮的轴心位置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主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中每一者的轴向都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级减速组件还包括制动座,所述制动座设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与所述制动座的轴心位置一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预设长度的第一螺纹,所述制动座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外周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以便所述制动座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轴心位置具有贯穿其的安装孔;所述制动座包括环形的座体和环形的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座体的外周侧,所述座体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减速组件还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为环状,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套设在所述座体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周侧;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摩擦片和所述挡板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座体上且将所述弹性件抵靠在所述第一摩擦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葫芦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减速组件还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和所述第二止动件套设在第一传动轴的外周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琛,周如林,黄园月,赵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