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124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应用。所述海洋放线菌为海洋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murinus)HN43,于2022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25519。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株新型海洋放线菌——海洋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murinus HN43,在制备生防制剂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可作为研发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微生物制剂的生物材料,菌株HN43的发酵液能够直接用于杀菌物质抑制农作物病原菌,操作过程简单,稳定性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及其筛选方法、应用。
技术背景
[0002]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以禾谷镰刀菌为主的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病害,在赤霉病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20%~50%,时至今日小麦赤霉病依然是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最重要的是发病的小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会发生急性中毒,产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症状。
[0003]我国主要通过农业基础防治、种植抗病或耐病的品种以及喷洒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但是农业基础防治只能是减轻病害,不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抗性育种虽然环保、经济,但是由于涉及转基因技术,其安全性往往受到大众的质疑;普通的化学药物防治由于其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多年,但是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容易污染环境,杀伤害虫的天敌,而且容易产生农药残留,或导致害虫和病菌出现抗药性。生物防治是对于农作物病害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凭借污染小,可减少农药的用量,对人畜较安全,害虫和病菌不会轻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热点,90年代以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环境保护等观念得到重视,我国生物防治发展迅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海洋防线菌的筛选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了一种上述海洋放线菌在制备拮抗禾谷镰刀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所述海洋放线菌为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murinus)HN43,于2022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 CGMCC NO. 25519。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海洋放线菌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壤样品置于室温下14 d进行风干,将土壤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浓度分别为10
‑1~10
‑3,不同浓度稀释液分别取100 μL涂布于高氏一号培养基中;(2)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对筛选出的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所述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重铬酸钾及萘啶酮酸,终浓度分别为75 μg/mL及25 μg/mL,28℃培养14 d,纯化出的放线菌

80℃保存。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海洋放线菌的发酵液在制备抗真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液用于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物活性。
[0011]上述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海洋放线菌HN43接种于YMG液体培养基,28 ℃、180 r/min摇床培养2 d,得到种子液;(2)将种子液按照1.5 %的接种量接种于YMG液体培养基中,28 ℃、180 r/min摇床培养4 d,发酵结束后离心去除菌体,收集上清液,获得海洋鼠灰链霉菌HN43发酵液。
[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YMG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浸粉10 g,酵母浸粉4 g,葡萄糖4 g,天然海水1 L,pH 7.2~7.4。
[0013]本专利技术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菌株HN43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将菌株HN43接种于培养基上,呈现的形态学特征为: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干燥、凸起状,菌丝呈1~3圈紧密螺旋形、有分叉、无断裂。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测定16S rRNA对菌株HN43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菌株HN43的16S rRNA序列与已发表的相似序列联合分析(菌株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构建系统发育树可知菌株HN43属于鼠灰链霉菌。
[0015]海洋放线菌由于特殊的并且不同于陆地的生存环境,使其可产生大量丰富的新颖的次级代谢物,如多烯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聚酮类化合物、肽类化合物等,并且具有如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表面活性剂等各种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海洋放线能够产生与陆地微生物不同的代谢途径和机体防御机制,因此这对于新型天然抗生素的发现、抗生素作用机理、靶点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株新型海洋放线菌——海洋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murinusHN43,在制备生防制剂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菌株可作为研发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微生物制剂的生物材料,菌株HN43的发酵液能够直接用于杀菌物质抑制农作物病原菌,操作过程简单,稳定性较好。
[0017]保藏信息保藏时间:2022年8月10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 25519,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分类命名: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murinus。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菌丝或菌落的形态图,其中:(a)为菌株HN43的菌落形态图;(b)为菌株HN43的显微镜菌丝形态图;(c)为菌株HN43的扫面电镜菌丝形态图。
[0019]图2为菌株HN43系统发育树。
[0020]图3为菌株稳定性验证图;其中:(a)为菌株HN43的温度稳定性结果;(b)为菌株HN43的pH稳定性结果;(c)为菌株HN43的时间稳定性结果。
[0021]具体实施方法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手段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所述的范围。
[0022]实施例1:菌株HN43的筛选海洋放线菌HN43是从海口红树林土壤中分离得到一种放线菌。将土壤样品置于室温下14 d进行风干,称取1 g土样,溶于9 mL无菌水中,28℃摇床震荡30 min。取上层土壤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稀释为10
‑1~10
‑3,每一梯度取100 μL涂布于高氏一号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重铬酸钾及萘啶酮酸,终浓度分别为75 μg/mL及25 μg/mL,用于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挑取单菌落接种到高氏一号培养基做进一步的纯化。连续进行3次划线以纯化出单一菌落,得到菌株HN43,并放于

80℃冰箱进行保存。
[0023]海洋放线菌筛选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20 g,KNO31 g,K2HPO40.5 g,FeSO4·
7H2O 0.01 g,MgSO4·
7H2O 0.5g,NaCl 0.5 g,琼脂20 g,海水1 L,pH 7.2~7.4。
[0024]实施例2:菌株HN43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1)菌株HN43菌株形态学观察对海洋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拮抗禾谷镰刀菌的海洋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洋放线菌为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murinus)HN43,于2022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 CGMCC NO. 25519。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放线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土壤样品置于室温下14 d进行风干,将土壤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浓度分别为10
‑1~10
‑3,不同浓度稀释液分别取100 μL涂布于高氏一号培养基中;(2)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对筛选出的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所述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重铬酸钾及萘啶酮酸,终浓度分别为75 μg/mL及25 μg/mL,28℃培养14 d,纯化出的放线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革孙志阳车程川刘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