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贤专利>正文

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121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其方法如下:1)野生茶选种;2)种子萌发成苗;3)育苗;4)移栽;5)原料采集;6)原料浸提;7)提取液粗过滤、超滤、反浸透和真空浓缩;8)喷雾干燥;9)脱咖啡碱;10)溶剂萃取、溶剂回收制备成苦甜茶碱液;11)混浆搅拌;12)过滤、灌装、灭菌制成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新品种野生茶选种、种植、施肥、采摘、浸提、粗过滤、超滤、反浸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提取物、脱咖啡碱、溶剂萃取、溶剂回收制备成苦甜茶碱液,利用苦甜茶碱液混合单糖浆,有利于制备具有降血糖的苦甜茶系列产品。具有降血糖的苦甜茶系列产品。具有降血糖的苦甜茶系列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饮料制作
,具体地涉及一种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野生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含有茶多酚、苦茶碱、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茶多酚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偏甜但不含糖,野生茶大多数是野外自然生长,人们根据喜好零星采食,苦茶碱属于嘌呤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苦茶的嫩叶中;近年研究发现苦茶碱具有抗抑郁、镇静催眠和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是嘌呤类生物碱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湖南地区
[0003]野生茶品种少,人工进行野生茶的栽培还未得到推广。
[0004]野生茶类似茶树,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植物,甜茶喜荫,生长在高山陡壁杂树丛中,高度一般为1

2米,直径2厘米以下;甜茶不易种植,以野生自然生长为主,现有的野生甜茶种类如下:
[0005]拉萨甜茶:如图1所示,属灌木、高1

2m;甜茶的叶子呈狭椭圆形,边缘无锯齿,长达6

8cm,两面光滑;
[0006]金秀野生甜茶:如图2所示,属灌木、高1

2m;甜茶的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长达10

15cm,两面生小伏毛;
[0007]广西野生甜茶:如图3所示:多生长在高山陡壁杂树丛中,高度一般为1

2米,直径2厘米以下;原产地在广西大瑶山;甜茶的叶子边缘有锯齿,味甜;
[0008]舜皇茶:生长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湖南崀山舜皇山的蔷薇科珍稀植物,可入茶入药,叶生七叉,茶株带刺,故名为“刺儿茶”;
[0009]安溪野生甜茶:主要分布于西坪镇、长坑乡、祥华乡等乡镇的深山老林中,以及蓬莱镇清水岩风景区;野生茶树乔木型,嫩梢紫红,富含天然甜素;
[0010]茶树乔木型,嫩梢紫红,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属天然甜植物,富含天然甜素;
[0011]多穗石柯嫩叶经浸泡后有很高的甜味,因而被称为甜茶。多穗石柯为常绿乔木,高11

15m;小枝幼时淡褐色,老时干后暗褐黑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新品种野生茶植株为落叶小灌木,高2

3m,叶子呈狭椭圆形,边缘无锯齿,长达6

8cm,嫩叶两边光滑,老叶背面生小伏毛,一枝7叶。
[0013]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通过新品种野生茶选种、种植、施肥、采摘、浸提、粗过滤、超滤、反浸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提取物、脱咖啡碱、溶剂萃取、溶剂回收制备成苦甜茶碱液,利用苦甜茶碱液混合单糖浆,有利于制备具有降血糖的苦甜茶饮品,该苦甜茶
饮品具有先苦后甜,回味甘甜的特色。
[001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方法如下:
[0015]1)野生茶选种:选种为5

6年野生茶植株上的茶种子,野生茶植株为落叶小灌木,高2

3m,叶子呈狭椭圆形,边缘无锯齿,长达6

8cm,嫩叶两边光滑,老叶背面生小伏毛,一枝7叶;
[0016]2)种子萌发成苗:将茶种子用刀片轻轻在种皮上割开一条缝隙,以增强其通透性,将茶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培养皿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萌发情况,在种子发芽生根后,从根毛处结种根瘤菌,培养皿内营养液包括氮、磷、钾、钙、铁、硫、硼、锌、铜、钼、钴和锰元素;
[0017]3)育苗:经过深耕及消毒处理的土地整理出多个培育床,在培育床上开设若干个种植槽,并将开设种植槽之后的泥土进行回收,相邻的种植槽间隔至少90厘米;把回收的泥土和农家肥混合成为肥力土,并将肥力土放于容器内发酵2

4天,每个种植槽内种一株茶树苗,并向每个种有幼苗的槽内定量回填肥力土;最后把幼苗外周的肥力土压紧;
[0018]4)移栽:将育苗成功的野生茶苗在第2年1

3月份以及11

12月份进行移栽,移栽至500

1000米海拔高度的山坡上,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线强,偏南坡为主,山坡坡度为30
°
以下;
[0019]5)原料采集:对3

4年成熟期的野生茶枝条、树叶以及嫩芽进行采集;
[0020]6)原料浸提:将原料进行捡选、洗净、切制后,投入提取罐进行逆流浸出;
[0021]7)提取液粗过滤、超滤、反浸透和真空浓缩:将提取罐内提取液通过粗过滤、超滤、反浸透和真空浓缩后,形成浓缩液;
[0022]8)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经喷雾雾化后,再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提取物;
[0023]9)脱咖啡碱:将干燥后的提取物混合萃取剂填充于萃取釜中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进行脱咖啡碱,;
[0024]10)制备苦甜茶碱液:溶剂萃取、溶剂回收制备成纯净的苦甜茶碱液;
[0025]11)混浆搅拌:将苦甜茶碱液按照比例混合蒸馏水和单糖浆后搅拌均匀;
[0026]12)过滤、灌装、灭菌制成成品: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液进行过滤后进行灌装、灭菌、包装后制成苦甜茶饮品。
[0027]进一步,在步骤6)中,所述逆流浸出设置为罐组式逆流浸出,采用8台多能提取罐,其中6台提取罐分为2组,每组3台实现逆流连续提取,另2台做热回流。
[0028]进一步,在步骤6)中,原料浸提为水提,所述水提中加水重量为原料重量的10倍,浓缩液为原料量的80%。
[0029]进一步,在步骤7)中,真空浓缩采用三效节能浓缩器,其蒸气压力为0.05

0.09MPA,耗气量500kg/h,一效真空度为

0.04Mpa,温度为85℃;一效真空度为

0.06Mpa,温度为75℃;一效真空度为

0.06Mpa,温度为65℃。
[0030]进一步,在步骤8)中,喷雾干燥采用喷雾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入口温度小于350℃,出口温度为80

90℃,水分蒸发量为300kg/h,蒸气压力为0.15Mpa,干粉回收大于95%。
[0031]进一步,在步骤11)中,苦甜茶碱液混合蒸馏水和单糖浆的比例为1:10:1。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1、本专利技术通过新品种野生茶选种、种植、施肥、采摘、浸提、粗过滤、超滤、反浸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提取物、脱咖啡碱、溶剂萃取、溶剂回收制备成苦甜茶碱液,利用苦甜茶碱液混合单糖浆,有利于制备苦甜茶饮品,该苦甜茶饮品具有先苦后甜,回味甘甜的特色;
[0034]2、本专利技术新品种野生茶喷雾干燥制备成苦甜茶碱粉末,通过粉末有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新野生茶为原料提取苦甜茶碱制备苦甜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野生茶选种:选种为5

6年野生茶植株上的茶种子,野生茶植株为落叶小灌木,高2

3m,叶子呈狭椭圆形,边缘无锯齿,长达6

8cm,嫩叶两边光滑,老叶背面生小伏毛,一枝7叶;2)种子萌发成苗:将茶种子用刀片轻轻在种皮上割开一条缝隙,以增强其通透性,将茶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培养皿放入20℃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萌发情况,在种子发芽生根后,从根毛处结种根瘤菌,培养皿内营养液包括氮、磷、钾、钙、铁、硫、硼、锌、铜、钼、钴和锰元素;3)育苗:经过深耕及消毒处理的土地整理出多个培育床,在培育床上开设若干个种植槽,并将开设种植槽之后的泥土进行回收,相邻的种植槽间隔至少90厘米;把回收的泥土和农家肥混合成为肥力土,并将肥力土放于容器内发酵2

4天,每个种植槽内种一株茶树苗,并向每个种有幼苗的槽内定量回填肥力土;最后把幼苗外周的肥力土压紧;4)移栽:将育苗成功的野生茶苗在第2年1

3月份以及11

12月份进行移栽,移栽至800

1000米海拔高度的山坡上,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线强,偏南坡为主,山坡坡度为30
°
以下;5)原料采集:对3

4年成熟期的野生茶枝条、树叶以及嫩芽进行采集;6)原料浸提:将原料进行捡选、洗净、切制后,投入提取罐进行逆流浸出;7)提取液粗过滤、超滤、反浸透和真空浓缩:将提取罐内提取液通过粗过滤、超滤、反浸透和真空浓缩后,形成浓缩液;8)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经喷雾雾化后,再与热空气的接触中水分迅速汽化,即得到提取物;9)脱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贤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