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21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包括旋转筒,所述的旋转筒中轴线水平,旋转筒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旋转筒在设有第二端板的一端上还设有固定筒;第一端板上呈环状分布设有一组第一过虫孔,第二端板上呈环状分布设有一组第二过虫孔,第一过虫孔与第二过虫孔在水平方向上采用不对齐交错设置的方式布置;旋转筒中心设有中部固定筒,中部固定筒外壁与旋转筒内壁之间通过隔板连接形成整体,中部固定筒内穿设有中空管,中空管内部设有诱虫灯。本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连续化的捕虫及杀虫目的,在进行蚊虫诱导灭杀过程中,同时进行外界的蚊虫捕捉,有效提升蚊虫捕杀效率。升蚊虫捕杀效率。升蚊虫捕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林业防控
,具体的是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
[0003]现有的杀虫装置一般采用光诱杀虫,且诱虫灯一般处于暴露状态,以便于能够对蚊虫实现吸引,由于敞开式的结构设计,在捕虫杀虫过程中,蚊虫存在逃逸空间,导致在捕虫杀虫过程中会有部分蚊虫飞出逃逸,致使捕虫杀虫不彻底问题。
[0004]现有技术“杀虫灯及杀虫灯系统”(申请号202122211131.2),其解决了敞开式结构中蚊虫容易逃逸的问题,但是其在形成密闭空间到喷雾灭虫完成后的过程中,装置无法继续引诱外界蚊虫,导致了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形成间断式的工作,存在捕虫真空期,影响装置的捕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能够实现连续化的捕虫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包括旋转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筒(2)中轴线水平,旋转筒(2)两端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3),旋转筒(2)在设有第二端板(3)的一端上还设有固定筒(4);所述的第一端板(1)上呈环状分布设有一组第一过虫孔(101),第二端板(3)上呈环状分布设有一组第二过虫孔(301),第一过虫孔(101)与第二过虫孔(301)在水平方向上采用不对齐交错设置的方式布置;所述的旋转筒(2)中心设有中部固定筒(10),中部固定筒(10)外壁与旋转筒(2)内壁之间通过多个呈辐射状的隔板(11)连接形成整体,中部固定筒(10)内穿设有中空管(5),中空管(5)内部设有诱虫灯(7),中空管(5)的一端穿设至第一端板(1)外,另一端穿过第二端板(3)及固定筒(4)中部并由固定筒(4)远离旋转筒(2)的一端端面穿出;所述的旋转筒(2)远离固定筒(4)的一端以及固定筒(4)远离旋转筒(2)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一个带有圆孔的支撑座(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筒(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安装槽(201),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3)均安装在第一端板安装槽(201)内;所述的第一端板(1)的厚度与第一端板安装槽(201)厚度相同,第二端板(3)的厚度为第一端板安装槽(201)厚度的两倍,第二端板(3)超出第一端板安装槽(201)的部分与固定筒(4)一端设置的第二端板安装槽(40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蚊虫逃逸的连续式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婧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