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08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07D,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07D,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N

甲基吡咯烷酮(NMP),具有毒性低、溶解性好、性质稳定的特点,可用于高分子加工、医药、电子、农业等多个领域的溶剂,其中N

甲基吡咯烷酮(NMP)主要通过一甲胺和γ

丁内酯反应得到,但由于γ

丁内酯、N

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沸点相似,若丁内酯较多,残留增加时,存在提纯困难的问题,难以得到高纯的产物。
[0003]故目前为了提高产物的纯度,一种如CN110551051B所示,可以使用常压塔中除去水和一甲胺后,依次经过负压塔、精馏塔、过滤器来得到,但是制备提纯比较繁琐,另一种就是使用更高含量的一甲胺,提高γ

丁内酯的转化率,目前常用的一甲胺和γ

丁内酯的摩尔比为1.2~1.5:1,但这会造成物料的浪费和一甲胺回收能源增加。
[0004]此外,目前γ

丁内酯和一甲胺的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而随着反应放热,其反应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增加,阻碍γ

丁内酯和一甲胺进料,也影响了混合均匀性,影响了N

甲基吡咯烷酮的进料和反应稳定,影响产物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包括:
[0006]将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分别进料到混料器中循环混料后,送入高压反应床反应,得到N

甲基吡咯烷酮产物;所述混料器外部设有连通混料器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0007]为了减少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难以在打料泵作用下进料,甚至不能进料,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添加混料器,先进行混料后,再高压进料反应,可促进两种原料进料的同时,提高进料的稳定性,这可能是先进行混料过程中,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发生4

羟基

N

甲基丁酰胺生成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通过混料器的循环管道,在循环泵的驱动下进一步反应,促进γ

丁内酯的完全反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分别进料到混料器的流量用质量流量计控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甲胺水溶液的进料量和γ

丁内酯的进料量的重量比为1:(0.9~1),可列举的有,1:0.9、1:0.91、1:0.92、1:0.93、1:0.94、1:0.95、1:0.96、1:0.97、1:0.98。
[0010]此外,专利技术人也发现,通过控制进料中采用质量流量计代替体积流量计,有利于提高计量准确性的同时,通过控制反应物料的用量比,可进一步促进循环混料过程中混料的均匀性,提高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反应的程度。
[0011]且通过使用循环进料,并使用质量流量计进样,还有利于在减少一甲胺用量的同时,提高γ

丁内酯的转化率和反应后N

甲基吡咯烷酮的产率和纯度,达到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甲胺水溶液中一甲胺和γ

丁内酯的摩尔比为1.05~1.15:1,如1.05:1、1.08:1、1.1:1、1.12:1、1.15:1。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甲胺水溶液的进料量为8~25g/min,如8g/min、10g/min、15g/min、20g/min、25g/min。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混料的温度为50~150℃,如50℃、80℃、90℃、100℃、120℃、140℃、150℃。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混料的压力为1大气压~8大气压,如1大气压、2大气压、3大气压、4大气压、5大气压、6大气压、7大气压、8大气压。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混料的时间为0.2~0.5h。
[0016]此外,专利技术人也发现,为了减少副反应的产生,稳定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进料量的稳定性,需要控制循环混料的温度和压力在一定范围,从而调控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生成4

羟基

N

甲基丁酰胺的速率,来调控气液反应和液液反应的平衡,减少4

羟基

N

甲基丁酰胺快速放热过程中副产物的增加的同时,维持进料量稳定,保证产品质量。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入高压反应床反应中,送入的流量为0.4~0.8g/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压反应床反应的温度为250~270℃,压力为60~90大气压,时间为1~1.5h。
[0019]且当在较低温度和压力循环混料后,再进入高压反应床反应,可减少高压造成的混料进样困难的同时,还可充分发生4

羟基

N

甲基丁酰胺缩合生成N

甲基吡咯烷酮的反应,可减少反应时间,且少量的γ

丁内酯进一步反应,还可进一步提高γ

丁内酯的转化率,减少后续提纯和分离的难度,降低能耗。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料器、高压反应床上设有温度与压力DCS远传装置,减少人员手动操作的波动性,促进生产正常进行。
[00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混料器进行循环混料,可避免物料混合过程中温度上升造成的压力增加,促进进料稳定,减少无法进料的问题,且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进料,可进一步促进物料混合均匀,降低物料配比的同时,仍能得到高产率和较好纯度的产品,减少物耗和能耗,实现稳定高压进料,提高产物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传统进料、反应装置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料、反应装置的一种实例。
[0025]1‑
打料泵、2

流量计、3

混料器、4

循环泵、5

高压隔膜计量泵、6

高压反应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2所示,本例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分别进料到混料器中循环混料后,送入高压反应床反应,得到N

甲基吡咯烷酮产物;所述混料器外部设有连通混料器顶部和底部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甲胺水溶液和γ

丁内酯分别进料到混料器的流量用质量流量计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甲胺水溶液的进料量和γ

丁内酯的进料量的重量比为1:(0.9~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料比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甲胺水溶液的进料量为8~25g/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N

甲基吡咯烷酮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美丽刘宝顺闫志利陈龙涛苗世强张福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长信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