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79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增效射孔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包括射孔器器体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射孔器器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内部预留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内杆,且内杆的外侧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顶圈,且顶圈的内壁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射孔器器体的内壁,且第二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对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对射孔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同时,不影响结构之间的衔接,对进行射孔时的晃动幅度进行限制,防止射孔时幅度过大对器体造成损坏。成损坏。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增效射孔器领域,具体是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国专利CN201320554318.5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释能复合增效射孔器,解决了现有射孔器在射孔孔道的周围形成压实带及在孔道内残留岩石碎屑和金属粉末增大了地层流体流向孔眼的流动阻力的问题;具体包括枪头、枪身、导爆索、定位盘、可裂解弹架及射孔弹,其特征在于:在可裂解弹架上、每个射孔弹的上方及下方分别置放一组增效剂片,并且每组增效剂片都是由两片释能增效剂片和一片高能气体增效剂片组成,高能气体增效剂片位于两片释能增效剂片的中间,两种增效剂片上下叠合。本技术通过释能射孔技术和复合射孔技术,实现清洁孔道、增加孔道直径、提高射孔孔道导流能力的目的。
[0003]现有的复合增效射孔器存在射孔器在进行射孔时,由于射孔冲击力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晃动从而影响装置进行正常的射孔操作,冲击力过大时甚至可能影响内部结构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射孔器在进行射孔时,由于射孔冲击力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晃动从而影响装置进行正常的射孔操作,冲击力过大时甚至可能影响内部结构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包括射孔器器体和第二安装板,所述射孔器器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且顶板的内部预留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内杆,且内杆的外侧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顶部设置有顶圈,且顶圈的内壁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射孔器器体的内壁,且第二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并且第一转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管,且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体。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等间距分布于顶板内部,且定位槽与内杆之间为卡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内杆与顶圈之间为焊接连接,且顶圈通过伸缩弹簧与顶板构成弹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安装板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板与第二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内管与内腔体均采用中空状设置,且内管与连接杆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操作时,由于顶板内部预留有定位槽,定位槽位置根据内杆分布,内杆固定于顶圈的底部,射孔时内腔体与内管受到冲击,使得内杆向
下挤压并且陷入定位槽内部,这样在对射孔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同时,不影响结构之间的衔接,由于内杆与顶圈之间固定,而顶圈通过伸缩弹簧与顶板固定,内杆向下陷入定位槽内部后,伸缩弹簧开始收缩,并且快速进行回弹,带动顶圈与内杆进行回弹,顶圈与内管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对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0014]2.第一安装板、第一转轴、连接板、第二转轴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连接,能够对内管与射孔器器体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对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时的晃动幅度进行限制,防止射孔时幅度过大对器体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内管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顶圈正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射孔器器体;2、顶板;3、定位槽;4、内杆;5、伸缩弹簧;6、顶圈;7、连接杆;8、第一安装板;9、第一转轴;10、连接板;11、第二转轴;12、第二安装板;13、内管;14、内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包括射孔器器体1和第二安装板12,射孔器器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且顶板2的内部预留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内部设置有内杆4,且内杆4的外侧设置有伸缩弹簧5,伸缩弹簧5的顶部设置有顶圈6,且顶圈6的内壁安装有连接杆7,第二安装板12设置于射孔器器体1的内壁,且第二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9,并且第一转轴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8。
[0024]定位槽3等间距分布于顶板2内部,且定位槽3与内杆4之间为卡合连接,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操作时,由于顶板2内部预留有定位槽3,定位槽3位置根据内杆4分布,内杆4固定于顶圈6的底部,射孔时内腔体14与内管13受到冲击,使得内杆4向下挤压并且陷入定位槽3内部,这样在对射孔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的同时,不影响结构之间的衔接。
[0025]内杆4与顶圈6之间为焊接连接,且顶圈6通过伸缩弹簧5与顶板2构成弹性连接,由
于内杆4与顶圈6之间固定,而顶圈6通过伸缩弹簧5与顶板2固定,内杆4向下陷入定位槽3内部后,伸缩弹簧5开始收缩,并且快速进行回弹,带动顶圈6与内杆4进行回弹,顶圈6与内管13通过连接杆7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对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0026]连接板10通过第一转轴9与第一安装板8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板10与第二转轴11之间为转动连接,第一安装板8、第一转轴9、连接板10、第二转轴11以及第二安装板12之间连接,能够对内管13与射孔器器体1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对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时的晃动幅度进行限制,防止射孔时幅度过大对器体造成损坏。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第一安装板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管13,且内管13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体14。
[0029]内管13与内腔体14均采用中空状设置,且内管13与连接杆7之间为焊接连接,内管13与内腔体14能够便于对内部进行子弹装填。
[0030]工作原理:首先,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进行射孔操作时,由于顶板2内部预留有定位槽3,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孔器器体(1)和第二安装板(12),所述射孔器器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且顶板(2)的内部预留有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3)的内部设置有内杆(4),且内杆(4)的外侧设置有伸缩弹簧(5),所述伸缩弹簧(5)的顶部设置有顶圈(6),且顶圈(6)的内壁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第二安装板(12)设置于射孔器器体(1)的内壁,且第二安装板(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轴(9),并且第一转轴(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爆炸复合增效射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8)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内管(13),且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张文杰李言冬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三丰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