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四个接触面和三个镀通孔的传感器元件
技术介绍
[0001]由现有技术、例如DE 10 2018 206 966 A1已知用于λ探针的陶瓷传感器元件,所述传感器元件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DE 10 2018 206966A1也基于如下努力:提高传感器元件相对于机械应力的负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旨在提高传感器元件相对于机械应力的负载能力。
[0003]在此,专利技术人首先已认识到,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陶瓷的传感器元件的情况下,原则上由第一、第二和第三镀通孔的设置已经造成传感器元件的背离废气的端部区域中的机械减弱。
[0004]此外,专利技术人认识到,当镀通孔彼此靠得近时,进一步导致该机械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镀通孔中的每个镀通孔所造成的个体化的减弱在总量上进一步增加。
[0005]此外,专利技术人认识到,当一个或者多个镀通孔在横向方向上靠近传感器元件的外棱边上,进一步导致该机械减弱。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元件对来自传感器元件外棱边的机械应力的抵抗力降低。 >[0006]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陶瓷的平面的传感器元件(10),所述传感器元件例如用于λ探针,其中,所述传感器元件(10)具有面向废气的轴向端部区域(101)并且在轴向上对置地具有背离废气的端部区域(102),其中,所述传感器元件(10)具有长方体形的基本形状,所述基本形状具有两个最小的侧面(103)、两个最大的侧面(104),其中,所述最小的侧面(103)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201)定向,其中,所述最大的侧面(104)垂直于层方向(202)定向,其中,横向方向(203)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201)且垂直于所述层方向(202)取向,其中,所述陶瓷的传感器元件(10)具有陶瓷层(21,22,23,24),所述陶瓷层在层方向(202)上相叠地布置,其中,所述陶瓷层(21,22,23,2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固体电解质层(21,22),其中,所述陶瓷的传感器元件(20)在面向所述废气的轴向端部区域(101)中具有暴露在所述废气中的第一电极(61),其中,所述陶瓷的传感器元件(10)在面向所述废气的轴向端部区域(101)中在所述传感器元件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废气分开的第二电极(6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并且与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21)一起形成电化学电池,其中,在面向所述废气的轴向端部区域(101)中在所述陶瓷的传感器元件(10)的内部布置有电阻加热器轨道(63),所述电阻加热器轨道具有第一端部(63a)和第二端部(63o),其中,在背离所述废气的轴向端部区域(101)中在所述两个最大的侧面(104)中的每个最大的侧面上分别布置有恰好两个接触面(31,32,33,34),用于从外部电接触所述传感器元件(10),其中,所述接触面(31,32,33,34)的第一接触面(31)经由第一导体电路(51)与所述第一电极(61)连接,其中,所述接触面(31,32,33,34)的第二接触面(32)经由穿过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21)的第一镀通孔(41)并且经由第二导体电路(52)与所述第二电极(62)连接,所述第二导体电路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元件(10)的内部,其中,所述接触面(31,32,33,34)的第三接触面(33)经由穿过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22)的第二镀通孔(42)并且经由第三导体电路(53)与所述电阻加热器轨道(63)的第一端部(63a)连接,所述第三导体电路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元件(10)的内部,其中,所述接触面(31,32,33,34)的第四接触面(34)经由穿过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22)的第三镀通孔(43)并且经由第四导体电路(54)与所述电阻加热器轨道(63)的第二端部(63o)连接,所述第四导体电路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元件(10)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通孔(42)和所述第三镀通孔(43)在轴向方向(201)上都布置在所述第一镀通孔(41)的废气侧,并且所述第一镀通孔(41)在横向方向(203)上布置在所述第二镀通孔(42)与所述第三镀通孔(4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通孔(41)、所述第二镀通孔(42)和所述第三镀通孔(43)完全布置在所述传感器元件(10)的背离所述废气的端部区域(102)中,其中,所述传感器元件(10)的背离所述废气的端部区域(102)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延伸尺度小于所述传感器元件(10)在所述轴向方向(201)上的延伸尺度的五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通孔(42)和所述第三镀通孔(43)布置在相同的轴向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一镀通孔(41)在横向方向(203)上居中地布置在所述第二镀通孔(42)与所述第三镀通孔(43)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镀通孔(41,42,43)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角点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腰三角形中,与底边(42,43)对置的角(41)不大于90
°
且不小于30
°
。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通孔(41)构造为在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21)中的第一孔(41
‘
),所述第一孔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孔(41
‘
)中的第一导电材料(41“),所述第二镀通孔(42)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22)中的第二孔(42
‘
),所述第二孔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二孔(42
‘
)中的第二导电材料(42“),所述第三镀通孔(43)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22)中的第三孔(43
‘
),所述第三孔具有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