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在执行对病患的翻身操作时会使用到翻身垫,翻身垫具有预防压疮、给病患带来舒适的侧卧体位的优点。
[0003]但是,现有的翻身垫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不同的患者体型,需要的翻身角度不同,而现有的翻身垫角度和体位是固定的,无法按照需要调整角度,尤其是对于ICU病房中的病患来说,他们不仅要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翻身,还经常需要接受例如肺部超声等检查,现有的可调角度翻身垫不具备辅助检查的功能,作为翻身辅助工具,这些问题给医护人员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其翻身支撑角度可调,且中部镂空,方便检查。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包括垫体,垫体上设有充气区以及躺卧区;充气区设有多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上设有充气区以及躺卧区;所述充气区设有多个充气腔,所述充气腔由靠近躺卧区一端往远离躺卧区一端依次排布,所述充气腔固定缝制在所述垫体上,所述充气腔具有用于在充气后支撑人体的支撑面;所述躺卧区上设有镂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区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形成为所述充气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镂空可调角度的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腔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充气腔由靠近躺卧区一端往远离躺卧区一端依次为第一充气腔、第二充气腔、第三充气腔,所述第一充气腔的支撑面与所述充气区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30
°
,所述第二充气腔的支撑面与所述充气区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45
°
,所述第三充气腔的支撑面与所述充气区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华,周姓良,梁惠玲,陈乐平,刘凌辉,卢冠豪,卢嫦清,郭名远,许云娜,何芝,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