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72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翻身垫技术领域,公开了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翻身组件,所述翻身组件包括气泵、导气管、连接管、四个分流管与四个气囊,所述气泵固定安装至底板的底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观察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的右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的左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四个气囊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对患者翻身时减小翻身幅度,从而不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有利于患者翻身。有利于患者翻身。有利于患者翻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


[0001]本技术涉及翻身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

技术介绍

[0002]小孩刚出生的脊椎数量是32

33,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0003]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脊柱术后患者而言,医护人员需要对该患者进行翻身康复锻炼,目前,通常为陪护人员与患者自身用力配合进行翻身,还有部分医护人员使用浴巾给患者进行轴向翻身,但两种方式在翻身过程中翻身幅度大,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翻身,为此我们推出了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具备可在对患者翻身时减小翻身幅度,从而不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有利于患者翻身的优点,解决了目前,通常为陪护人员与患者自身用力配合进行翻身,还有部分医护人员使用浴巾给患者进行轴向翻身,但两种方式在翻身过程中翻身幅度大,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患者翻身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防护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翻身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身组件包括气泵、导气管、连接管、四个分流管与四个气囊,所述气泵固定安装至底板的底部,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观察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的右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的左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四个气囊的内部,四个所述气囊均固定连接至底板的顶部,四个所述分流管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四个所述气囊的左侧均设置有泄压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排气管与第二电磁阀,四个所述排气管的右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四个气囊的内部,四个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固定安装至四个排气管的中部。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电动推杆、防护板、防护垫与一组指孔,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均固定安装至底板的底部,两个所述防护板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两个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底板的顶部,两个所述防护垫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防护垫相对的一侧,两组所述指孔分别开设至两个防护垫的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五个垫板,左右两个所述垫板分别位于四个气囊的左右两侧,中部三个所述垫板分别位于四个气囊之间。
[0013]3.有益效果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方案利用底板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利用翻身组件的设置,便于对患者进行小幅度翻身工作,减少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现象发生,利用两个防护组件的设置,便于在进行翻身工作时对患者起到防护效果。
[0016](2)本方案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可利用气泵运作,随后使外界气体由导气管排向至连接管的内部,随后将正面三个第一电磁阀闭合,随后使气体全部由背面分流管进入背面气囊的内部,随后当背面气囊欲饱和时,将正面第三个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使正面第三个气囊开始缓慢进气,此时患者身体一侧将被抬高,随后利用正面两个泄压组件将正面两个气囊内部气体排出,从而背面两个气囊的高度大于正面两个气囊的高度,便于患者快速进行小幅度翻身,当翻身完毕后,使用者可使四个泄压组件全部开启,将气体排出后,四个泄压组件全部闭合,随后利用气泵再次运动,随后四个第一电磁阀全部打开,将气体平均导入四个气囊内部后,四个第一电磁阀可闭合,便于患者趴躺。
[0017](3)本方案利用四个排气管的设置,便于将四个气囊内部气体排出,利用四个第二电磁阀的设置,便于对四个排气管的启闭进行控制,更加便捷。
[0018](4)本方案在患者进行翻身时,可使两个电动推杆,从而两个防护板将向上运动,利用两个防护垫对患者起到防护作用,同时患者可用手扣住一侧指孔,便于利用肢体发力,节省翻身时间,提升翻身效率。
[0019](5)本方案利用五个垫板的设置,便于在患者正常使用整个装置时,底部更加平坦舒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底板;2、防护组件;201、电动推杆;202、防护板;203、防护垫;204、指孔;3、翻身组件;301、气泵;302、导气管;303、连接管;304、分流管;305、气囊;4、泄压组件;401、排气管;402、第二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6、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防护组件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翻身组件3。
[0029]其中,翻身组件3包括气泵301、导气管302、连接管303、四个分流管304与四个气囊305,气泵301固定安装至底板1的底部,气泵30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302的中部固定连接,导气管302的顶端观察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303的内部,四个分流管304的右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303的内部,四个分流管304的左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四个气囊305的内部,四个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防护组件(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翻身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组件(3)包括气泵(301)、导气管(302)、连接管(303)、四个分流管(304)与四个气囊(305),所述气泵(301)固定安装至底板(1)的底部,所述气泵(30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与导气管(30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气管(302)的顶端观察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303)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304)的右端均贯穿并固定连接至连接管(303)的内部,四个所述分流管(304)的左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四个气囊(305)的内部,四个所述气囊(305)均固定连接至底板(1)的顶部,四个所述分流管(304)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阀(5),四个所述气囊(305)的左侧均设置有泄压组件(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脊柱疾病患者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