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的过滤器元件和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2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申请涉及具有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的过滤器元件和壳体。一种滤筒组件,包括界定内部容积的壳体。该壳体的壳体第一端界定壳体第一接合区和壳体第二接合区,壳体第一接合区包括以斜面倾斜角度在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与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之间延伸的斜面,壳体第二接合区与壳体第一接合区间隔开并且在结构上与壳体第一接合区不同。过滤器元件设置在内部容积内,并且包括过滤介质和端盖。端盖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该端盖第一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该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以一定角度从端盖的外周边边缘径向突出,并且在过滤器元件在壳体内的安装位置靠近斜面设置。端盖还包括结构上不同于端盖第一接合区的端盖第二接合区。的端盖第二接合区。的端盖第二接合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第一接合区和第二接合区的过滤器元件和壳体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与内燃发动机系统一起使用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内燃发动机在运行期间通常使用各种流体。例如,燃料(例如,柴油、汽油、天然气等)用于运行发动机。空气可以与燃料混合以产生空气

燃料混合物,然后发动机使用该空气

燃料混合物以在化学计量或稀薄条件下运行。还可以向发动机提供一种或更多种润滑剂来润滑发动机的各个部件(例如,活塞缸、曲轴、轴承、齿轮、阀门、凸轮等)。这些流体可能会被颗粒物质(例如,碳、灰尘、金属颗粒等)污染,这些颗粒物质如果不从流体中去除则可能会损坏发动机的各个部件。为了清洁内燃发动机中使用的流体,过滤器组件用于过滤流体。一些过滤器组件包括定位在壳体(诸如,壳状壳体)内的过滤器元件。安装过滤器元件,并且特别是从过滤器元件的壳体上移除过滤器元件可能是困难的,并且可能需要特殊工具以用于移除,这会增加维护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用于将过滤器元件安装在壳体内的系统和方法,并且特别地,涉及包括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组件,该过滤器元件具有端盖,该端盖包括界定三角形突出部的端盖第一接合区,该三角形突出部被配置成接合壳体第一接合区,以便于将过滤器元件安装到壳体中或者从壳体中移除过滤器元件。端盖还包括端盖第二接合区,该端盖第二接合区在结构上不同于端盖第一接合区,并且被配置成接合壳体的壳体第二接合区。
[0004]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可以在下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实现。
[0005]1)在一组实施例中,滤筒组件包括界定内部容积的壳体。壳体的壳体第一端界定壳体第一接合区,该壳体第一接合区包括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与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间隔开的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以及以斜面倾斜角度在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与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之间延伸的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壳体第二接合区沿着壳体的周边与壳体第一接合区间隔开,并且在结构上不同于壳体第一接合区。过滤器元件设置在内部容积内。过滤器元件包括过滤介质和联接到过滤介质的过滤介质第一端的端盖,过滤介质的过滤介质第一端靠近壳体第一端定位。端盖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该端盖第一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ledge),该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以与斜面倾斜角度相对应的第一凸耳倾斜角度从端盖的外周边边缘径向突出,并且在过滤器元件在壳体内的安装位置靠近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设置。端盖还包括端盖第二接合区,该端盖第二接合区在结构上不同于端盖第一接合区,并且构造成在安装位置与壳体第二接合区配合。
[0006]2)根据1)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的远离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的边缘被倒角。
[0007]3)根据1)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还包括壳体第一接合区凸
耳,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的远离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的边缘周向延伸,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位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上方。
[0008]4)根据3)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还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使得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一横向边缘接触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第一横向边缘,并且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二横向边缘位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第二横向边缘上方;和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延伸到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
[0009]5)根据4)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在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之间存在轴向空间。
[0010]6)根据4)或5)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接触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
[0011]7)根据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包括: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间隔开的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二壁、以及在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二壁之间延伸的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凹部界定在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中。
[0012]8)根据7)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和突出部,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延伸并且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径向偏移,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的表面轴向向下延伸并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容纳于所述凹部中。
[0013]9)根据8)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的横向边缘处的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轴向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的一部分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未安装位置设置在所述凸起部分上。
[0014]10)根据1)

5)和8)

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包括管,所述管轴向远离所述过滤介质延伸并围绕所述滤筒组件的纵向轴线设置。
[0015]11)在另一组实施例中,过滤器元件包括过滤介质和端盖,端盖联接到过滤介质的过滤介质第一端,当过滤器元件安装在壳体中时,过滤介质的过滤介质第一端靠近壳体的壳体第一端定位。该端盖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该端盖第一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该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以第一凸耳倾斜角度从端盖的外周边边缘径向突出,并且被配置为在过滤器元件的安装位置靠近壳体第一接合区的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设置。端盖第二接合区包括从端盖的外周边边缘延伸并从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径向偏移的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和从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的表面轴向向下延伸并被配置成在安装位置容纳于界定在壳体第二接合区的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中的凹部中的突出部。
[0016]12)根据11)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还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使得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一横向边缘接触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
第一横向边缘,并且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二横向边缘位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第二横向边缘上方。
[0017]13)根据12)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还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延伸到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
[0018]14)根据1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元件,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筒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界定内部容积,所述壳体的壳体第一端界定:壳体第一接合区,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包括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间隔开的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以及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以斜面倾斜角度在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之间延伸,和壳体第二接合区,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沿着所述壳体的周边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间隔开,并且在结构上不同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以及过滤器元件,所述过滤器元件设置在所述内部容积内,所述过滤器元件包括:过滤介质,和端盖,所述端盖联接到所述过滤介质的过滤介质第一端,所述过滤介质第一端靠近所述壳体第一端定位,所述端盖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以与所述斜面倾斜角度相对应的第一凸耳倾斜角度从所述端盖的外周边边缘径向突出,并且在所述过滤器元件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位置靠近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设置,和端盖第二接合区,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在结构上不同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安装位置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一壁的远离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的边缘被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还包括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的远离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的边缘周向延伸,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位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斜面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还包括: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使得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一横向边缘接触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第一横向边缘,并且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第二横向边缘位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相应第二横向边缘上方;和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径向延伸,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延伸到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的所述第二横向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在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二凸耳与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凸耳之间存在轴向空间。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三凸耳接触所述壳体第一接合区第二壁。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包括: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间隔开的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二壁、以及在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一壁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第二壁之间延伸的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凹部界定在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包括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和突出部,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从所述端盖的所述外周边边缘延伸并且与所述端盖第一接合区第一凸耳径向偏移,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的表面轴向向下延伸并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所述安装位置容纳于所述凹部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的横向边缘处的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从所述壳体第二接合区基部轴向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端盖第二接合区凸耳的一部分在所述过滤器元件的未安装位置设置在所述凸起部分上。10.根据权利要求1

5和8

9中任一项所述的滤筒组件,其中,所述端盖包括管,所述管轴向远离所述过滤介质延伸并围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卓胡芹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康明斯滤清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