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2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基座、置入座、护理台、移动支架和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杆、万向轮和基座方便带动装置进行移动,避免在不使用时占据病房过多的空间,避免影响患者上下或医护人员护理,通过稳定液压缸对稳定板和地面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在稳定孔的作用下使装置稳定停放,通过板槽方便放置记录板,通过输液杆方便完成输液工作,在病人下床行走时,把胸瓶放入置入座的置入槽内,不需要将胸瓶束缚固定在病人的胸部,使病人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恢复,提高病人恢复康复进程,装置功能性多,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架,具体为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属于医疗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患者胸部在进行手术之后,插入一根或多根引流导管进行排液,另外胸部范围内会有或大或小的伤口,这些伤口平时需要清洗和换药,在换药之后,因为药物还没有完全渗透,尤其是一些药膏类的药物,涂在胸口的伤口处,需要静置一段时间,等药物吸收,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用到支架。
[0003]然而,目前的常见的支架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支架功能比较单一,占据病房过多的空间,影响患者上下或医护人员护理,导致其实用性较差,同时支架不能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装置的高度,在病人下床行走时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低。
[0004]公告号CN 211986131 U一种手术后胸部护理支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套设有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位于第二滑套下方,所述第一滑套右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顶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滑套右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安装孔内与支撑杆上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底部均匀开设有卡槽。该支架不便于病人下床行走,同时支架不能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装置的高度。本技术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在进行输液治疗时能够悬挂吊瓶,在病人行走时能够把胸瓶置入放置仓,不需要将胸瓶束缚固定在患者的胸部,使患者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恢复,提高患者恢复康复进程。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基座、置入座、护理台、移动支架和升降组件,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底部,所述移动支架包括支杆、万向轮和稳定结构,所述支杆顶端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底部,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支杆底部,所述稳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基座底部且与所述万向轮对应,所述置入座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部,所述护理台设置在所述置入座顶部,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置入座和所述护理台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定柱、稳定液压缸和稳定板,所述稳定柱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底部,所述稳定柱内底部开设有稳定腔,所述稳定液压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稳定腔内,所述稳定板固定焊接在所述稳定液压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稳定板底部开设有稳定孔,稳定柱、稳定液压缸和稳定板的配合使用方便调节稳定板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在稳定孔的作用下使装置稳定停放。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所述基座之间呈一定角度,所述稳定柱设置在所述基座正下方,所述稳定板呈圆盘状且不接触所述万向轮,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板与万向轮发生碰撞,提高装置安全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柱、升降柱、升降套、升降顶盖和升降结构,所述底柱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顶部,所述升降柱固定焊接在所述底柱顶部,所述升降套套设在所述升降柱外侧,所述升降顶盖固定焊接在所述升降套顶部,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升降柱内,底柱、升降柱、升降套、升降顶盖和升降结构方便调整升降顶盖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内部开设有升降槽和安全槽,所述底柱顶部开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与所述升降槽相通,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电机、螺纹杆、螺纹环和螺纹块,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升降腔内,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槽内顶壁上和固定焊接在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纹环螺纹啮合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螺纹块固定焊接在所述螺纹环一侧,升降电机、螺纹杆、螺纹环和螺纹块的配合作用方便对升降套的高度进行调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套内壁一侧固定焊接在所述螺纹块另一侧,所述升降套内壁另一侧固定焊接有安全块,所述安全块卡设在所述安全槽内,安全块和安全槽的配合使用方便保证升降套移动时的安全稳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置入座固定套设在所述底柱上,所述置入座顶部开设有置瓶槽,在病人行走时把胸瓶放入置入座的置入槽内,不需要将胸瓶束缚固定在病人的胸部,使病人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恢复,提高病人恢复康复进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护理台固定焊接在所述升降顶盖顶部,所述护理台一侧通过辅助块设置有输液杆,所述护理台前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护理台顶部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内设置有记录板,通过板槽方便放置记录板,通过输液杆方便完成输液工作,通过扶手方便病人进行行走训练康复工作,装置功能性多。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支杆、万向轮和基座方便带动装置进行移动,避免在不使用时占据病房过多的空间,避免影响患者上下或医护人员护理,通过稳定液压缸对稳定板和地面的相对位置进行控制,在稳定孔的作用下使装置稳定停放,通过板槽方便放置记录板,通过输液杆方便完成输液工作,在病人下床行走时,把胸瓶放入置入座的置入槽内,不需要将胸瓶束缚固定在病人的胸部,使病人可以进行自由活动恢复,提高病人恢复康复进程,装置功能性多,实用性好。
[0016]2、本技术通过升降电机、螺纹杆、螺纹环和螺纹块方便调整升降套的高度,进而通过升降套带动升降顶盖移动,升降顶盖带动护理台移动,根据病人的身高调整扶手的位置,方便病人推动扶手进行移动,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升降组件另一视角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升降柱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基座;2、置入座;3、护理台;4、移动支架;401、支杆、402、万向轮;403、稳定结构;4031、稳定柱;4032、稳定液压缸;4033、稳定板;5、升降组件;501、底柱;502、升降柱;503、升降套;504、升降顶盖;505、升降结构;5051、升降电机;5052、螺纹杆;5053、螺纹环;5054、螺纹块;6、稳定孔;7、安全块;8、置瓶槽;9、输液杆;10、扶手;11、记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6所示,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基座1、置入座2、护理台3、移动支架4和升降组件5,移动支架4设置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基座(1)、置入座(2)、护理台(3)、移动支架(4)和升降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4)设置在所述基座(1)底部,所述移动支架(4)包括支杆(401)、万向轮(402)和稳定结构(403),所述支杆(401)顶端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1)底部,所述万向轮(402)设置在所述支杆(401)底部,所述稳定结构(403)设置在所述基座(1)底部且与所述万向轮(402)对应,所述置入座(2)设置在所述基座(1)顶部,所述护理台(3)设置在所述置入座(2)顶部,所述升降组件(5)设置在所述置入座(2)和所述护理台(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403)包括稳定柱(4031)、稳定液压缸(4032)和稳定板(4033),所述稳定柱(4031)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1)底部,所述稳定柱(4031)内底部开设有稳定腔,所述稳定液压缸(403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稳定腔内,所述稳定板(4033)固定焊接在所述稳定液压缸(4032)的输出轴上,所述稳定板(4033)底部开设有稳定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01)与所述基座(1)之间呈一定角度,所述稳定柱(4031)设置在所述基座(1)正下方,所述稳定板(4033)呈圆盘状且不接触所述万向轮(4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护理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底柱(501)、升降柱(502)、升降套(503)、升降顶盖(504)和升降结构(505),所述底柱(501)固定焊接在所述基座(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莉叶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