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A-4结合分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41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T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LA

4结合分子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或生物制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

4)结合分子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CTLA

4结合分子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CTLA

4胞外区,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生物活性,以及低的免疫原性,结构稳定,成药性良好。

技术介绍

[0002]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复合物(TCR)识别APC表面的抗原肽

MHC复合物(p

MHC)所启动(Weiss,J.Clin.Invest.86:1015(1990));第二信号由T细胞和APC间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所启动(Schwartz,Science248:1349(1990))。最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是表达在专职APC表面的B7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二聚体分子CD28之间的结合,CD28向T细胞内传递信号可启动T细胞应答,包括促进产生IL

2分子和初始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0003]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

4)与CD28分子同为T细胞表面共刺激受体,属B7分子家族。CTLA

4分子也是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成员,含有单一胞外Ig结构域;CTLA

4包含有6个氨基酸序列MYPPPY,与CD28分子结构具有70%的同源性,两者结合相同的配体,即B7

1(CD80)和B7

2(CD86)。但CTLA

4分子的作用与CD28分子相反,CD28分子表达于静止或活性T细胞,与配体结合后促使T细胞激活及产生细胞因子;而CTLA

4仅表达于激活后的T细胞,其高峰出现在T细胞激活后的24小时左右,而在静止T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和减少细胞因子IL

2产生的作用,与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及外周耐受功能有关(Linsley PS等.J Exp Med,1992,176(6):1595—1604;Bour

Jordan H等,Immunol Rev,2011,241(1):180

205.)。CTLA

4也在调节性T细胞(treg)中发现,并有助于其抑制功能。同时,CTLA

4比CD28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力,这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0004]鉴于CTLA

4分子的免疫抑制功能,阻断CTLA

4可以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目前针对CTLA

4分子的药物开发主要以融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为主,分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目前,全球已有2个CTLA

4融合蛋白和1个CTLA

4抗体上市,分别是2005年上市的Orencia(Abatacept),2011年上市的Nulojix(Belatacept)以及Yervoy(ipilimumab)。其中,Abatacept融合蛋白被批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症状和体征,并可延缓关节放射学的进展;Belatacept被批准用于预防成人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而ipilimumab单抗则被批准与纳武单抗联合用于包括黑色素,肾癌,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治疗,显示出比单一抗体更优的抗肿瘤效果。在双特异性抗体方面,国内康宁杰瑞开发了针对CTLA

4和PD

L1的双特异性抗体(KN046),开始进入澳大利亚的I期临床,该抗体还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I临床批件,并将进入国内的临床试验。KN046被靶向用于肿瘤微环境,从而减少对人类外周系统的副作用。在临床前研究中,KN046具有绝佳的抗肿瘤功效,与现有的CTLA

4抗体ipilimumab相比,其毒性显著降低。正
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也显示出其对人类的良好耐受性。
[0005]纳米抗体具有易表达、稳定性高、亲和力高等天然优势,根据纳米抗体自身优势和CTLA

4生物学机制,开发CTLA

4纳米抗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CTLA

4结合分子及其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CTLA

4结合分子,包含抗CTLA

4单域抗体,所述单域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含CDR1、CDR2和CDR3,其中CDR1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CDR2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和CDR3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SEQ ID NO:1是GX1X2X3X4X5X6X7,其中,X1为S、L、D、F或G,X2为T、N或S,X3为L、F或S,X4为D、G或E,X5为P、I、S、D或Y,X6为F、Y、H、Q或W,X7为V、D、A或S。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CDR1包含SEQ ID NO:4

10中任一所示的序列。
[0010]SEQ ID NO:2是X1X2X3X4X5X6X7X8,其中,X1为I或M,X2为N、G、S或R,X3为R、P、S或G,X4为S、N、D或T,X5为R或G,X6为T、A、D、E、R、G或L,X7为I、F、T、S、G、R或无,X8为T或无。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CDR2包含SEQ ID NO:11

18中任一所示的序列。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SEQ ID NO:3是X1X2X3X4X5X6X7X8X9X
10
X
11
X
12
X
13
X
14
X
15
X
16
X
17
X
18
X
19
X
20
X
21
X
22
,其中,X1为A、G或T,X2为A、L、S或G,X3为S、G、E、V、A或K,X4为P、R或L,X5为D、E、L、T、I或A,X6为K、R、V、L、S或H,X7为P、A、Y、F、G或Q,X8为F、H、T、V或S,X9为Y、S、L、A、H或M,X
10
为T、I、C、A或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LA

4结合分子,包含抗CTLA

4单域抗体,所述单域抗体的互补决定区CDR包含CDR1、CDR2和CDR3,其中CDR1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CDR2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和CDR3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其中,SEQ ID NO:1是GX1X2X3X4X5X6X7,其中,X1为S、L、D、F或G,X2为T、N或S,X3为L、F或S,X4为D、G或E,X5为P、I、S、D或Y,X6为F、Y、H、Q或W,X7为V、D、A或S,SEQ ID NO:2是X1X2X3X4X5X6X7X8,其中,X1为I或M,X2为N、G、S或R,X3为R、P、S或G,X4为S、N、D或T,X5为R或G,X6为T、A、D、E、R、G或L,X7为I、F、T、S、G、R或无,X8为T或无,SEQ ID NO:3是X1X2X3X4X5X6X7X8X9X
10
X
11
X
12
X
13
X
14
X
15
X
16
X
17
X
18
X
19
X
20
X
21
X
22
,其中,X1为A、G或T,X2为A、L、S或G,X3为S、G、E、V、A或K,X4为P、R或L,X5为D、E、L、T、I或A,X6为K、R、V、L、S或H,X7为P、A、Y、F、G或Q,X8为F、H、T、V或S,X9为Y、S、L、A、H或M,X
10
为T、I、C、A或W,X
11
为D、Y、S、L或V,X
12
为Q、A、L、M或C,X
13
为T、S、N或C,X
14
为M、E、H、Q、A或无,X
15
为C、Y、G、H、A、N或无,X
16
为N、D、M、Y、S、E或无,X
17
为K、I、Y、R、F或无,X
18
为H、D、S、G或无,X
19
为Y、T、D、L或无,X
20
为Y或无,X
21
为G或无,X
22
为Y或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LA

4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域抗体的CDR1包含SEQ ID NO:4

10中任一所示的序列,CDR2包含SEQ ID NO:11

18中任一所示的序列,和CDR3包含SEQ ID NO:19

26中任一所示的序列,优选地,所述单域抗体含有以下组a1到组a9中任一组的SEQ ID NO所示的CDR1、CDR2和CDR3:CDR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TLA

4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域抗体的FR区包含选自SEQ ID NO:27

73的任一VHH的FR区,和/或所述单域抗体VHH如SEQ ID NO:27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国朱伟民孙艳钱其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纳米抗体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