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和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35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包括第一隔音结构、第二隔音结构和防脱限位结构,其中第二隔音结构包括轿顶板和轿壁板;所述防脱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第一隔音结构从第二隔音结构上脱落;所述第一隔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结构上,所述支撑框架构成矩形的晶格状阵列;弹性薄膜,覆盖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共振吸声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薄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轿厢隔声性能,降低外部噪声通过轿厢进入轿厢内部。降低外部噪声通过轿厢进入轿厢内部。降低外部噪声通过轿厢进入轿厢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和电梯轿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0002]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运行时,存在风噪、突入噪声、机房噪声等大量外部噪声的激励。外部噪声激励通过轿厢结构透射传播进行轿厢内部,由此引起轿厢内部的噪声。
[0003]随着电梯运行速度的提高,电梯轿厢的隔声性能不足会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轿内噪声水平过大,影响电梯乘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轿厢隔声性能,降低外部噪声通过轿厢进入轿厢内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包括第一隔音结构、第二隔音结构和防脱限位结构,其中第二隔音结构包括轿顶板和轿壁板;所述防脱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第一隔音结构从第二隔音结构上脱落;所述第一隔音结构包括:
[0006]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结构上,所述支撑框架构成矩形的晶格状阵列;
[0007]弹性薄膜,覆盖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0008]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
[0009]共振吸声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薄膜上。
[0010]优选地,在所述晶格状阵列中的单个晶格内,第二隔音结构的质量大于第一隔音结构的质量。
[0011]优选地,所述防脱限位结构包括:
[0012]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固定连接;
[0013]限位防脱板,设置有开孔,所述限位防脱板通过开孔穿过固定螺栓,并用螺母固定,所述限位防脱板为Z形。
[0014]优选地,所述弹性薄膜材料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
[0015]优选地,所述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
[0016]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为一端开口的矩形晶格状阵列,所述密闭空腔由支撑框架和弹性薄膜围成。
[0017]优选地,所述密闭空腔内部充有惰性气体或者为真空状态。
[0018]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采用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述支撑框架粘贴在所述第二隔音结构上。
[0019]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分为支撑框架本体和支撑框架包裹体,支撑框架本体采用金属材料,支撑框架包裹体采用带阻尼的阻尼材料。
[0020]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共振吸声体采用同一种材料一体成型。
[0021]优选地,密闭空腔内部形成有空气层、吸声材料。
[0022]优选地,在所述晶格状阵列中的单个晶格内的弹性薄膜上仅设有一个共振吸声体,在所述晶格状阵列的所有晶格内的弹性薄膜上设有至少两种质量的共振吸声体。
[0023]优选地,所述各个密闭空腔的高度至少为两种不同的高度。
[0024]优选地,在所述晶格状阵列中的单个晶格内的弹性薄膜上设有至少两个共振吸声体。
[0025]优选地,单个晶格内的弹性薄膜上设置的共振吸声体的质量各不相同。
[0026]优选地,所述设置在轿顶板处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中,所述第一隔音结构形成在轿顶板的上侧或下侧。
[002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壁、轿底、前壁、轿门、出入口上板,其中所述轿顶包括轿顶板,所述轿壁包括轿壁板。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图1是电梯轿厢示意图。
[0030]图2是实施例一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31]图3是实施例一的轿顶局部俯视图。
[0032]图4是实施例一的轿顶局部剖面图。
[0033]图5是轿顶双层隔声结构与两自由度质量刚度系统的等效图。
[0034]图6是轿顶双层隔声结构同向共振时(同向共振点)的原理示意图。
[0035]图7是轿顶双层隔声结构同向共振时(反向共振点)的原理示意图。
[0036]图8是实施例一的轿顶与传统轿顶隔声量的对比图。
[0037]图9是实施例二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38]图10是实施例二的轿顶(两个反共振点时)与传统轿顶隔声量的对比图。
[0039]图11是实施例三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40]图12是实施例四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41]图13是实施例四的轿顶(四个反共振点时)与传统轿顶隔声量的对比图。
[0042]图14是实施例五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43]图15是实施例五的轿顶局部俯视图。
[0044]图16是实施例八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45]图17是实施例十的轿厢局部剖面图。
[0046]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47]1轿顶
ꢀꢀꢀꢀꢀꢀꢀꢀꢀꢀꢀꢀꢀꢀꢀꢀꢀꢀꢀꢀ
2轿壁
[0048]3轿底
ꢀꢀꢀꢀꢀꢀꢀꢀꢀꢀꢀꢀꢀꢀꢀꢀꢀꢀꢀꢀ
4前壁
[0049]5轿门
ꢀꢀꢀꢀꢀꢀꢀꢀꢀꢀꢀꢀꢀꢀꢀꢀꢀꢀꢀꢀ
6出入口上板
[0050]11轿顶板
ꢀꢀꢀꢀꢀꢀꢀꢀꢀꢀꢀꢀꢀꢀꢀꢀꢀ
21轿壁板
[0051]12、22支撑框架
ꢀꢀꢀꢀꢀꢀꢀꢀꢀꢀꢀ
13、23弹性薄膜
[0052]14、24共振吸声体
ꢀꢀꢀꢀꢀꢀꢀꢀꢀ
15、25空气层
[0053]16、26限位防脱板
ꢀꢀꢀꢀꢀꢀꢀꢀꢀ
17、27固定螺栓
[0054]18、2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实施例一
[005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包括第一隔音结构、第二隔音结构和防脱限位结构,其中第二隔音结构包括轿顶板11和轿壁板21;防脱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第一隔音结构从第二隔音结构上脱落。
[0057]第一隔音结构包括:
[0058]支撑框架12、2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结构上,所述支撑框架12、22构成矩形的晶格状阵列;
[0059]弹性薄膜12、23,覆盖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0060]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12、22、弹性薄膜12、23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密闭空腔内部形成有空气层15、25;
[0061]共振吸声体14、24,设置在所述弹性薄膜12、23上。
[0062]下面进一步本专利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
[0063]本专利技术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主要应用于电梯轿厢上,所述电梯轿厢包括轿顶1、轿壁2、轿底3、前壁4、轿门5和出入口上板6;
[0064]其中,所述轿顶1包括有轿顶板11,所述轿顶板11外侧固定有支撑框架12,所述支撑框架12构成矩形的晶格状阵列,所述支撑框架12上固定有弹性薄膜13,所述弹性薄膜13中央位置上固定有共振吸声体14;
[0065]所述支撑框架12可以使用带阻尼特性的复合材料或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音结构、第二隔音结构和防脱限位结构,其中第二隔音结构包括轿顶板和轿壁板;所述防脱限位结构用于防止第一隔音结构从第二隔音结构上脱落;所述第一隔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隔音结构上,所述支撑框架构成矩形的晶格状阵列;弹性薄膜,覆盖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共振吸声体,设置在所述弹性薄膜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晶格状阵列中的单个晶格内,第二隔音结构的质量大于第一隔音结构的质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固定连接;限位防脱板,设置有开孔,所述限位防脱板通过开孔穿过固定螺栓,并用螺母固定,所述限位防脱板为Z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材料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腔由所述支撑框架、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隔音结构围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一端开口的矩形晶格状阵列,所述密闭空腔由支撑框架和弹性薄膜围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空腔内部充有惰性气体或者为真空状态。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层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采用复合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所述支撑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英杰马骧越蔡晓华刘念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