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及其动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及其动力系统,属于钻完井
技术介绍
[0002]多分支鱼骨刺井技术是指小直径金属钻管在套管内或裸眼内实现转向并在储层通过水力破岩方式进行钻进的技术,是在安全钻井和保护储层的前提下,以解放储层为目的的一种钻完井新技术。该技术对井筒与储层的连通性较好,同时,该技术将增产作业变为钻井作业的一部分,通过“并行钻进”的方式在储层中形成多个分支,以增加储层的裸露面积,无需下套管、固井、刮管、射孔、压裂等环节,是一种处于压裂投产和自然建产之间的钻完井技术。
[0003]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破岩喷射液作用在水力破岩套管开窗钻头上,对钻管产生拉力,从而拉动水力破岩套管开窗钻头与钻管持续进入地层;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实现以下工艺:(1)针对套管井,首先需要水力破岩套管开窗钻头定点喷射套管,进行套管开窗作业,然后再持续破岩钻进;(2)针对裸眼井,地面泵打压后,仍然需要定点喷射一段时间,为磨料从地面到达水力破岩套管开窗钻头留出运移时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22),包括缸体(23)和活塞杆(24);液压缸(22)内具有有杆腔(25)和无杆腔(26),缸体(23)上设有与有杆腔(25)连通的有杆腔油口(27)和与无杆腔(26)连通的无杆腔油口(28);空心管接头(29),与活塞杆(24)连接,空心管接头(29)用于与鱼骨刺井钻进装置的空心管(41)可拆连接,以使活塞杆(24)能够带动空心管(41)升降,空心管接头(29)上设有供地面注液系统向空心管(41)注液的进液接口;液压泵(31),液压泵(31)用于向无杆腔(26)和有杆腔(25)交替供油;无杆腔油口(28)连接有用于与油箱(34)连通的无杆腔油路,有杆腔油口(27)连接有用于与油箱(34)连通的有杆腔油路,无杆腔油路包括回油支路(35)和进油支路(36),回油支路(35)上设置有供液压油单向回油箱(34)的回油控制阀(37),进油支路(36)上设置有供液压油单向进入无杆腔(26)的进油控制阀(38)、调速阀(39),通过调节调速阀(39)的开度调节液压油进入无杆腔(26)内的速度,进而控制活塞杆的伸出速度;回油控制阀(37)能够限制液压油通过回油支路(35)进入无杆腔(26),进油控制阀(38)能够限制液压油通过进油支路(36)进入油箱(34);有杆腔油路和无杆腔油路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油路截断阀(40),油路截断阀(40)用于截断所在油路以限制活塞杆(24)运动,或者供油系统通过回油控制阀(37)和进油控制阀(38)截断无杆腔油路,以限制活塞杆(24)运动实现钻进装置的定点喷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包括供油换向阀(32),供油换向阀(32)具有无杆腔供油口和有杆腔供油口,供油换向阀(32)用于切换液压泵(31)与无杆腔(26)之间油路的通断,同时用于切换液压泵(31)与有杆腔(25)之间油路的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骨刺井钻进装置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换向阀(32)为三位四通换向阀,供油换向阀(32)的阀芯具有连通液压泵(31)与有杆腔(25)的有杆腔供油位、连通液压泵(31)与无杆腔(26)的无杆腔供液位,和将液压泵(31)、有杆腔(25)、无杆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周卫东,张辉,李罗鹏,陈晓华,王智洪,李大雷,李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