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包括主体安置机构、应力缓冲机构和内层加固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应力缓冲机构,且应力缓冲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层加固机构。该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在承载受到压力时,会通过边缘扣让整体缓冲盖在主框架的槽口范围内进行下降滑动,从而将受到的压力和传递应力进行缓冲减少,当缓冲盖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底端四周分布的连接轴和连接架会同步倾斜旋转,其四组连接架会对缓冲盖四周底端的倾斜面进行支撑和应力传递,将作用力通过连接架另一端连接的连接轴传递至主框架周边,再分散至安置路面,从而达到应力缓冲的作用,避免井盖局部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安全。免井盖局部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安全。免井盖局部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
[0001]本技术涉及井盖
,具体为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
技术介绍
[000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0003]现有井盖在使用中,尤其设计于道路上时,在车辆或行人长期反复的踩踏和压力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井盖形变或井盖周边地面龟裂,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井盖在使用中,尤其设计于道路上时,在车辆或行人长期反复的踩踏和压力下,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井盖形变或井盖周边地面龟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包括主体安置机构、应力缓冲机构和内层加固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中部设置有应力缓冲机构,且应力缓冲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内层加固机构,所述应力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盖、边缘扣、槽口、弹簧杆、连接轴和连接架,且缓冲盖的四周设置有边缘扣,所述边缘扣的一侧贴合有槽口,且边缘扣的底端设置有弹簧杆,所述缓冲盖的底端四周分布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边缘扣与槽口之间相贴合,且缓冲盖通过边缘扣、弹簧杆与主体安置机构构成弹性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盖与连接轴、连接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连接轴、连接架沿着缓冲盖底端四周等距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包括主框架、扣边和拉孔,且主框架的四周设置有扣边,所述主框架的两端分布有拉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与扣边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拉孔沿着主框架两端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层加固机构包括抗压架、承载层和树脂顶层,且抗压架的内部设置有承载层,所述承载层的顶端设置有树脂顶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架与承载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树脂顶层与承载层四周尺寸相匹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在承载受到压力时,会通过边缘扣让整体缓冲盖在主框架的槽口范围内进行下降滑动,从而将受到的压力和传递应力进行缓冲减少,当缓冲盖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底端四周分布的连接轴和连接架会同步倾斜旋转,其四组连接架会对缓冲盖四周底端的倾斜面进行支撑和应力传
递,将作用力通过连接架另一端连接的连接轴传递至主框架周边,再分散至安置路面,从而达到应力缓冲的作用,避免井盖局部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安全。
[0013]在此井盖的使用时,可通过主框架与扣边之间的固定连接,将整体主框架放置于安置的井口位置,配合四周的扣边起到卡合稳定的作用,在需要进行拿取时,只需将撬棍伸入两侧中其中一组拉孔,向上掰动即可完成井盖的分离,方便进行下水道的检修作业。
[0014]在此井盖位于路面上进行使用时,可通过缓冲盖配合主体进行成路面车辆和行人物品的承载,而在承载受到压力时,会通过边缘扣与槽口之间的相贴合,让整体缓冲盖在主框架的槽口范围内进行下降滑动,从而将受到的压力和传递应力进行缓冲减少,当缓冲盖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底端四周分布的连接轴和连接架会同步倾斜旋转,其四组连接架会对缓冲盖四周底端的倾斜面进行支撑和应力传递,将作用力通过连接架另一端连接的连接轴传递至主框架周边,再分散至安置路面,从而达到应力缓冲的作用。
[0015]在此井盖的内部框架采用强度较高的钛合金抗压架作为框架结构,再配合承载层内部填充的铸铁材料提升整体井盖的质量,为整体井盖的承载抗压效果提供帮助,且在承载层的顶面设置有树脂顶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当表面出现磨损后也可以单独对树脂顶层部分进行替换,节省消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内层加固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安置机构;101、主框架;102、扣边;103、拉孔;2、应力缓冲机构;201、缓冲盖;202、边缘扣;203、槽口;204、弹簧杆;205、连接轴;206、连接架;3、内层加固机构;301、抗压架;302、承载层;303、树脂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包括:主体安置机构1;主体安置机构1的中部设置有应力缓冲机构2,且应力缓冲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内层加固机构3,主体安置机构1包括主框架101、扣边102和拉孔103,且主框架101的四周设置有扣边102,主框架101的两端分布有拉孔103,主框架101与扣边1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拉孔103沿着主框架101两端对称分布,在此井盖的使用时,可通过主框架101与扣边102之间的固定连接,将整体主框架101放置于安置的井口位置,配合四周的扣边102起到卡合稳定的作用,在需要进行拿取时,只需将撬棍伸入两侧中其中一组拉孔103,向上掰动即可完成井盖的分离,方便进行下水道的检修作业。
[0021]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应力缓冲机构2包括缓冲盖201、边缘扣202、槽口203、弹簧杆204、连接轴205和连接架206,且缓冲盖201的四周设置有边缘扣202,边缘扣202的一侧贴合有槽口203,且边缘扣202的底端设置有弹簧杆204,缓冲盖201的底端四周分布有连接轴205,且连接轴205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架206,边缘扣202与槽口203之间相贴合,且缓冲盖201通过边缘扣202、弹簧杆204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弹性结构,在此井盖位于路面上进行使用时,可通过缓冲盖201配合主体进行成路面车辆和行人物品的承载,
而在承载受到压力时,会通过边缘扣202与槽口203之间的相贴合,让整体缓冲盖201在主框架101的槽口203范围内进行下降滑动,从而将受到的压力和传递应力进行缓冲减少,当缓冲盖201下降到一定位置后,底端四周分布的连接轴205和连接架206会同步倾斜旋转,其四组连接架206会对缓冲盖201四周底端的倾斜面进行支撑和应力传递,将作用力通过连接架206另一端连接的连接轴205传递至主框架101周边,再分散至安置路面,从而达到应力缓冲的作用,避免井盖局部受到破坏影响使用安全。
[0022]如图3所示,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内层加固机构3包括抗压架301、承载层302和树脂顶层303,且抗压架301的内部设置有承载层302,承载层302的顶端设置有树脂顶层303,抗压架301与承载层3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树脂顶层303与承载层302四周尺寸相匹配,在此井盖的内部框架采用强度较高的钛合金抗压架301作为框架结构,再配合承载层302内部填充的铸铁材料提升整体井盖的质量,为整体井盖的承载抗压效果提供帮助,且在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包括主体安置机构(1)、应力缓冲机构(2)和内层加固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置机构(1)的中部设置有应力缓冲机构(2),且应力缓冲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内层加固机构(3),所述应力缓冲机构(2)包括缓冲盖(201)、边缘扣(202)、槽口(203)、弹簧杆(204)、连接轴(205)和连接架(206),且缓冲盖(201)的四周设置有边缘扣(202),所述边缘扣(202)的一侧贴合有槽口(203),且边缘扣(202)的底端设置有弹簧杆(204),所述缓冲盖(201)的底端四周分布有连接轴(205),且连接轴(205)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架(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扣(202)与槽口(203)之间相贴合,且缓冲盖(201)通过边缘扣(202)、弹簧杆(204)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弹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力缓冲结构的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盖(201)与连接轴(205)、连接架(20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鹏强,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鹏博铸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