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2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样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安装有套筒管,所述套筒管内设置有滴管,且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密封盖并延伸至所述管体内,所述滴管顶部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使滴管与所述套筒管之间贴合更加紧密。该装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


[0001]本技术涉及采样管
,尤其涉及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

技术介绍

[0002]病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运送管中的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病毒采样的一种成套的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又名标本运送管,其包括作为采集微生物、脱落细胞或分泌物的医用拭子头,拭子头通常由医用棉球制成,具有较好地吸水和锁水特性,其吸水性方便对微生物、脱落细胞或分泌物进行采集,现有技术的病毒采样管在使用过后,由于其管口基本上处于开放的状态,让空气中的部分细菌等容易进入,而且密封盖打开后也是开放放置的,密封盖上也容易进入空气中的细菌,从而容易导致病毒样本收到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病毒采样管在使用过后,由于其管口基本上处于开放的状态,让空气中的部分细菌等容易进入,而且密封盖打开后也是开放放置的,密封盖上也容易进入空气中的细菌,从而容易导致病毒样本收到感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安装有套筒管,所述套筒管内设置有滴管,且滴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密封盖并延伸至所述管体内,所述滴管顶部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与所述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使滴管与所述套筒管之间贴合更加紧密。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盖上的第一缓冲垫、安装在所述套筒管顶部的所述滴管上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底部中间安装有塑性橡胶管,所述塑性橡胶管一端与所述第而缓冲垫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盖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固定块。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防滑纹。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盖与所述管体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1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在完成对病毒的取样的过程中第一密封盖与管体之间的空间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只有套筒管处,让管体内部收到干扰的几率降低,而且第二密封盖收到外界的污染也不会影响管体内部的病毒样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的剖视图的主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的爆炸示意图一。
[001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的爆炸示意图二。
[0015]图中:管体1、第一密封盖2、第一凹槽3、套筒管4、滴管5、第二密封盖6、第一缓冲垫7、第二缓冲垫8、塑性橡胶管9、固定块10、第三凹槽11、密封圈12、第二凹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1
[0018]参照图1

4,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包括管体1,管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2,第一密封盖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上固定安装有套筒管4,套筒管4内设置有滴管5,且滴管5的一端贯穿第一密封盖2并延伸至管体1内,滴管5顶部的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盖6,第二密封盖6与滴管5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使滴管5与套筒管4之间贴合更加紧密;
[0019]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密封盖6上的第一缓冲垫7、固定安装在套筒管4顶部的滴管5上的第二缓冲垫8、第一缓冲垫7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塑性橡胶管9,塑性橡胶管9一端与第而缓冲垫8相接触。
[0020]设置的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是螺纹连接的,而且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的挤压力超过5N,降低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螺纹间隙会有泄露病毒的可能;
[0021]由于第二密封盖6是旋转的,第二密封盖6的底部在旋转的过程中与滴管5接触后对滴管5顶部会造成损伤,通过设置的第一缓冲垫7与第二缓冲垫8均为塑性橡胶板,第一缓冲垫7与滴管5接触后对滴管5的损伤小,第二缓冲垫8可以加强装置的密封效果;设置的第一密封盖2与第二密封盖6之间是螺纹连接的,而且第二缓冲垫8与塑性橡胶管9之间的挤压力超过3N,从而让滴管5在套筒管4上不会移动,而且第二缓冲垫8与套筒管4之间的贴合也紧密。
[0022]使用过程:通过将第二密封盖6从第一密封盖2上旋转取下,然后降低滴管5从套筒管4上取出,用滴管5在病毒样本中吸取部分样本,然后将滴管5放回套筒管5内,在旋转第二密封盖6,让滴管5上的第二缓冲垫8与套筒管4顶部有挤压力,从而完成对病毒的取样,在这过程中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的空间与外界接触的部分只有套筒管4处,让管体1内部收到干扰的几率降低,而且第二密封盖6收到外界的污染也不会影响管体1内部的病毒样品。
[0023]实施例2
[00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参考图1

4,第二密封盖6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3,第二凹槽13内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开设有防滑纹。
[0025]通过设置第二凹槽13以及在第二凹槽13内固定安装固定块10,从而让第二密封盖6从第一密封盖2上更容易取下,从而方便对病毒进行取样。
[0026]实施例3
[0027]在实施例1中设置的管体1与第一密封盖2之间是螺纹连接的,虽然螺纹连接的固
定效果不错,但是长时间的颠簸后螺纹连接的缝隙会让病毒泄露,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参考图1

4,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开设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内设置有密封圈12。
[0028]通过将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由螺纹连接变成第一密封盖2挤压在管体1内,而且增加第三凹槽11与密封圈12的限位和进一步的加强密封,从而避免第一密封盖2与管体1之间会有病毒泄露的可能。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2),所述第一密封盖(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上安装有套筒管(4),所述套筒管(4)内设置有滴管(5),且滴管(5)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密封盖(2)并延伸至所述管体(1)内,所述滴管(5)顶部的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盖(6),所述第二密封盖(6)与所述滴管(5)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使滴管(5)与所述套筒管(4)之间贴合更加紧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口防渗漏结构的病毒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盖(6)上的第一缓冲垫(7)、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晶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和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