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77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高分子膜基增强层和纤维胎基增强层均置于改性沥青层中,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和上防粘边膜相邻设置在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下防粘边膜和可移除防粘膜位于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所述的上防粘边膜和下防粘边膜分别位于改性沥青层上下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双胎体增强层设计结构设计,使其抗穿刺强度及不透水性等应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有效满足施工中钢筋等的冲击穿刺等要求,同时解决了国内现有改性沥青类及高分子类预铺卷材的技术缺陷,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使用方便、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靠性。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靠性。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用预铺防水卷材,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地下防水工程中底板以及无施工空间侧墙的防水质量问题是困扰行业数十年的难题之一,主因是窜水渗漏,传统的防水材料因采用外防内贴防水,防水卷材仅与基层粘贴,而非与结构混凝土本身粘结。一旦卷材破损,地下水会在防水层和结构混凝土间窜水流动并沿混凝土裂缝进入建筑物内部。次因是沉降影响。当传统防水材料与基层粘结时,一旦发生地基沉降,基层也易变形沉降,防水层随之扭曲变形并易与粘结基层脱开,防水层一旦损害则使底板暴露在地下水中。因此如何在底板和侧墙无施工空间侧墙部位为结构混凝土提供直接的满粘防水保护,成为一个挑战。
[0003]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采用预铺防水卷材系统及施工技术实现在底板和侧墙无施工空间侧墙部位与结构混凝土形成满粘。因而预铺防水卷材系统及施工技术深受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近几年来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国内该类防水卷材采用的自粘胶仍以改性沥青类为主,且表面设置有防粘隔离膜,因此导致其预铺施工过程中仍需要设置水泥砂浆保护层等技术缺陷,进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和潜在的工程风险。近年来一些公开的文献报道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例如:
[0004]文献1,本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号为201420307428.6,专利名称为《一种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改性聚乙烯塑料防水主体层的上表面为SIS热熔压敏自粘层,在SIS热熔压敏自粘层上表面覆以具有水泥反应活性的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和位于卷材一侧边部的热反射型防粘隔离边膜;有益效果是:热反射型防粘隔离边膜可明显降低户外太阳暴晒下的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的搭结边部位 SIS 热熔压敏自粘胶层的表面温度,以降低 SIS 热熔压敏自粘胶的热蠕变性、有利于施工过程中防粘隔离边膜的揭除;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的设置使卷材具有混凝土砂浆粘结施工特性,并有效杜绝自粘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形成的紫外线老化问题,并为施工作业提供不粘的人行表面,从而免除了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设置,降低了施工成本。
[0005]文献2,本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号201922148760.8,专利名称为《一种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胎基增强层位于改性沥青压敏自粘胶层中,防粘隔离膜位于改性沥青压敏自粘胶层的下表面,间断式撕裂缝设置在防粘隔离膜的左右两侧,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和防粘隔离边膜相邻设置在改性沥青压敏自粘胶层的上表面,其中防粘隔离边膜位于改性沥青压敏自粘胶层上表面的一侧边缘部位。本技术既解决了国内现有改性沥青类预铺卷材施工时需设置保护层的技术缺陷,同时还解决了高分子类预铺卷材在搭接边处易翘曲脱开及高分子类预铺卷材在阴阳角等异型部位施工还需使用胶带在背面临时固定的技术缺陷,且生产所用的原料取材范围宽、方便易得,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使用方便、利于提高施工。
[0006]上述公开文献1公开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高分子类自粘胶代替改性沥青类自粘胶,基本解决了国内现有产品存在的耐老化性能差和预铺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水泥砂浆保护层的技术缺陷。但依旧存在致命技术缺陷,即聚乙烯塑料类防水主体层在施工完成后,经太阳暴晒后在SIS 热熔压敏自粘胶的溶胀及聚乙烯塑料类防水主体层的内应力双重作用下,卷材搭接部位易变形翘起甚至脱离,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同时生产成本较高,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现状,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0007]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也通过设置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解决了改性沥青类预铺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水泥砂浆保护层的技术缺陷,但仍存在卷材抗穿刺强度低及不透水性差等致命缺陷,也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既解决现有改性沥青类产品的抗穿刺强度低及不透水性差等技术缺陷,又解决塑料类产品的成本问题,同时满足国家标准《GB/T 23457

2017预铺防水卷材》的技术要求。
[0009]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纤维胎基增强层(2)、改性沥青层(3)、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上防粘边膜(5)、下防粘边膜(6)、可移除防粘膜(7),所述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和纤维胎基增强层(2)均置于改性沥青层(3)中,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和上防粘边膜(5)相邻设置在改性沥青层(3)的上表面,所述的下防粘边膜(6)和可移除防粘膜(7)位于改性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和下防粘边膜(6)分别位于改性沥青层(3)上下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
[0010]优选的,上述的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由BOPET或BOPP膜充任,单位质量为70~140g/

;所述的纤维胎基增强层(2)采用纺粘针刺法长纤聚酯胎基,单位质量为200~260g/

;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和下防粘边膜(6)由BOPP膜或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充任,BOPP膜的单位质量为8~10g/

,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的单位质量为30~40g/

;所述的可移除防粘膜(7)采用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单位质量为30~40g/


[0011]优选的,上述的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采用由表面处理的黑色玄武岩天然矿物颗粒层。
[0012]优选的,黑色玄武岩天然矿物颗粒的径粒范围是连续级配的16~40目。
[0013]本技术提到的另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纤维胎基增强层(2)、改性沥青层(3)、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上防粘边膜(5)、永久性防粘膜(8),所述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和纤维胎基增强层(2)均置于改性沥青层(3)中,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和上防粘边膜(5)相邻设置在改性沥青层(3)的上表面,所述的永久性防粘膜(8)位于改性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位于改性沥青层(3)上表面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部位。
[0014]优选的,上述的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由BOPET或BOPP膜充任,单位质量为70~140g/

;所述的纤维胎基增强层(2)采用纺粘针刺法长纤聚酯胎基,单位质量为200~260g/

;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和永久性防粘膜(8)由BOPP膜或PE膜充任,BOPP膜的单位质
量为8~10g/

,PE膜的单位质量为10~15g/


[0015]优选的,上述的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采用由表面处理的黑色玄武岩天然矿物颗粒层。
[0016]优选的,黑色玄武岩天然矿物颗粒的径粒范围是连续级配的16~40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双胎体增强层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特征是:包括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纤维胎基增强层(2)、改性沥青层(3)、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上防粘边膜(5)、下防粘边膜(6)、可移除防粘膜(7),所述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和纤维胎基增强层(2)均置于改性沥青层(3)中,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和上防粘边膜(5)相邻设置在改性沥青层(3)的上表面,所述的下防粘边膜(6)和可移除防粘膜(7)位于改性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和下防粘边膜(6)分别位于改性沥青层(3)上下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分子膜基增强层(1)由BOPET或BOPP膜充任,单位质量为70~140g/

;所述的纤维胎基增强层(2)采用纺粘针刺法长纤聚酯胎基,单位质量为200~260g/

;所述的上防粘边膜(5)和下防粘边膜(6)由BOPP膜或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充任,BOPP膜的单位质量为8~10g/

,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的单位质量为30~40g/

;所述的可移除防粘膜(7)采用可揭除的CPP复合隔离膜,单位质量为30~4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增强型改性沥青预铺防水卷材,其特征是:所述的耐候矿物颗粒功能层(4)采用由表面处理的黑色玄武岩天然矿物颗粒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彬任军辉庞林林李洪星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大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