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84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结构侧墙和第二结构侧墙,所述第一结构侧墙外侧设有外防内贴防水层,所述第二结构侧墙外侧设有外防外贴防水层,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上表面靠近第二结构侧墙的一端设有预留过渡自粘卷材,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的另一端搭接在外防外贴防水层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有效解决了侧墙不同防水材料甩槎、接槎不易处理的问题,通过在外防内贴一侧提前预埋的预留过渡自粘卷材进行过渡连接,采用双面搭接胶带形成粘结、密封、盖口效果,避免渗漏隐患。避免渗漏隐患。避免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已建建筑的扩建项目(一期已建,需扩建二期),地下空间扩建。新建区域地下室侧墙存在其中一面无施工操作空间需采取外防内贴方式施工,即提前预先铺设防水层再浇筑混凝土。另外三面地下室侧墙防水层采用外防外贴方式施工。外防内贴面侧墙多选用预铺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而另外三面侧墙为外防外贴方式,多选用涂卷复合防水体系。因此形成了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搭接的现象。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搭接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解决无施工作业空间面侧墙采用外防内贴预铺反粘式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有施工作业空间面侧墙采用沥青涂料+沥青卷材防水层之间不同防水材料搭接接槎粘结强度与持粘性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结构侧墙和第二结构侧墙,所述第一结构侧墙外侧设有外防内贴防水层,所述第二结构侧墙外侧设有外防外贴防水层,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上表面靠近第二结构侧墙的一端设有预留过渡自粘卷材,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的另一端搭接在外防外贴防水层的上表面。
[000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通过双面搭接胶带与外防内贴防水层粘接。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防外贴防水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第二结构侧墙上的沥青涂料层和自粘沥青卷材。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为反粘式高分子防水卷材。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为自粘沥青卷材。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的宽度最小为600mm。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一半与外防内贴防水层搭接,另一半与外防外贴防水层搭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有效解决了侧墙不同防水材料甩槎、接槎不易处理的问题,通过在外防内贴一侧提前预埋的预留过渡自粘卷材进行过渡连接,采用双面搭接胶带形成粘结、密封、盖口效果,避免渗漏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中:1、第一结构侧墙;2、第二结构侧墙;3、外防内贴防水层;4、预留过渡自粘卷材;5、沥青涂料层;6、自粘沥青卷材;7、双面搭接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结构侧墙1和第二结构侧墙2,所述第一结构侧墙1外侧设有外防内贴防水层3,所述第二结构侧墙2外侧设有外防外贴防水层,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3上表面靠近第二结构侧墙2的一端设有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的另一端搭接在外防外贴防水层的上表面。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通过双面搭接胶带7与外防内贴防水层3粘接。
[0019]其中,所述外防外贴防水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于第二结构侧墙2上的沥青涂料层5和自粘沥青卷材6。
[0020]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3为反粘式高分子防水卷材。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为自粘沥青卷材,宽度最小为600mm,一半与外防内贴防水层3搭接,另一半与外防外贴防水层搭接。
[0021]由于无施工操作空间面侧墙结构的特殊性,防水层作用在支护结构上与后浇混凝土进行紧密粘结,从防水效果及规范角度上来说较多选择设计预铺反粘类防水材料,进而保证防水层能与后浇结构进行有效粘结。达到防水层与结构主体紧密结合的防水设计原则。有施工操作空间面侧墙部位多选择为沥青类防水材料(涂卷复合)与侧墙结构进行满粘,这样就存在了不同材料搭接问题,而此区域接槎部位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体防水质量。
[0022]无施工作业空间面侧墙采用外防内贴预铺反粘式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有施工作业空间面侧墙采用沥青涂料+沥青卷材防水层之间通过在外防内贴一侧提前预埋一道不小于600mm宽的自粘沥青卷材(预埋卷材与外防内贴选用的预铺反粘高分子卷材之间采用双面搭接胶带进行粘结)。利用预埋的自粘沥青卷材与有施工操作空间的沥青涂卷防水体系进行粘结效果更佳(同为沥青基材料,搭接方式较多,剥离效果可靠,甩槎接槎可预留富余量,不在基层结构应力较为集中区域进行搭接)。这样可有效避免此区域内不同材料搭接效果不佳而导致的渗漏隐患。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结构侧墙(1)和第二结构侧墙(2),所述第一结构侧墙(1)外侧设有外防内贴防水层(3),所述第二结构侧墙(2)外侧设有外防外贴防水层,所述外防内贴防水层(3)上表面靠近第二结构侧墙(2)的一端设有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的另一端搭接在外防外贴防水层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过渡自粘卷材(4)通过双面搭接胶带(7)与外防内贴防水层(3)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墙外防内贴防水层与外防外贴防水层的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外贴防水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城申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雨虹民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