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
技术介绍
1、建筑地下室渗漏水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地下室一旦渗漏,若想修复防水层,需要将回填土开挖,修复后再进行回填,整体造价和工期消耗巨大,相比之下,市场上最常见的渗漏水注浆维修技术更为方便快捷,仅需要在建筑背水面(室内),采用打孔、注浆的方式即可达到渗漏水维修的目的。
2、注浆工艺应用广泛,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是聚氨酯注浆液,聚氨酯注浆液分为油性和水性产品两种,油性聚氨酯防水机理是遇水发泡,通过体积膨胀15-20倍修复结构裂缝,达到治理渗漏水的目的,但油性聚氨酯发泡成型后会出现收缩情况,造成复漏,该现象非常普遍。水性聚氨酯注浆液防水机理是遇水发生凝胶反应,形成弹性凝胶体,对裂缝进行修复,在有水环境下不收缩,但不会发生体积膨胀,无法充分修复所有细微裂缝,维修效果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性聚氨酯注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渗漏部位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渗漏部位开设水性聚氨酯注浆孔和油性聚氨酯注浆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注浆孔的轴线与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呈30°-60°夹角,所述油性聚氨酯注浆孔的轴线与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呈30°-60°夹角,所述水性聚氨酯注浆孔和所述油性聚氨酯注浆孔分别在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渗漏部位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渗漏部位开设水性聚氨酯注浆孔和油性聚氨酯注浆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注浆孔的轴线与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呈30°-60°夹角,所述油性聚氨酯注浆孔的轴线与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呈30°-60°夹角,所述水性聚氨酯注浆孔和所述油性聚氨酯注浆孔分别在所述建筑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渗漏部位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渗漏部位之间的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渗漏水维修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渗漏部位开设水性聚氨酯注浆孔和油性聚氨酯注浆孔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宝龙,李锦,毕鑫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雨虹民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