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6352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包括作为操作平台的钢梁平台以及搭设在钢梁平台上的支模架,支模架包括安全兜网以及若干脚手板、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二、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安全兜网满挂在组成钢梁平台的对应钢梁上,同时钢梁的顶部满铺脚手板;钢管立杆一垂直于钢梁的上表面布置并安装于钢梁上,钢管立杆二垂直于脚手板的上表面布置且无支撑悬空搭设;钢管立杆一或钢管立杆二均与对应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连接成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模架在钢梁间立杆悬空,节省材料,无需焊接,精简工种,人工、材料成本降低,利于材料周转,便于使用中检查及使用后拆除,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当建筑室内较小洞口上部楼板施工或数十米高的浅圆仓仓顶板施工时,浅圆仓通常采用到高支模钢梁平台对支模架进行支撑。此支模架除了应当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外,还需考虑经济实用性。需要建设的大量高标准粮仓中钢筋混凝土筒仓被广泛使用,粮仓顶板施工时存在大量的高支模。定型化可周转的钢梁平台上搭设满堂架的技术被普遍运用。
[0003]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支模钢平台和较大跨度洞口上搭设满堂架比较普遍。如钢梁间距满足满堂架立杆间距,钢梁数量加大,措施费大幅增加,经济性较差。因此钢平台设计根据上部满堂架上的面荷载来确定钢梁截面和间距,由此造成大部钢梁间距超过设计计算出的满堂架立杆间距。通常作法为设置钢次梁横跨洞口或钢梁,立杆位于钢次梁17顶面,如图1所示。该作法在洞口较少时,因总造价较低而广泛采用。但在浅圆仓仓顶板施工中因需要的钢次梁长度规格较多、总量较大,如采用,则经济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操作平台的钢梁平台以及搭设在钢梁平台上的支模架,支模架包括安全兜网(1)以及若干脚手板(2)、钢管立杆一(3)、钢管立杆二(4)、钢管环向水平杆(5)、钢管径向水平杆(6),安全兜网(1)满挂在组成钢梁平台的对应钢梁(7)上,同时钢梁(7)的顶部满铺脚手板(2);钢管立杆一(3)垂直于钢梁(7)的上表面布置并安装于钢梁(7)上,钢管立杆二(4)垂直于脚手板(2)的上表面布置且无支撑悬空搭设;钢管立杆一(3)或钢管立杆二(4)均与对应钢管环向水平杆(5)、钢管径向水平杆(6)连接成整体;钢管环向水平杆(5)竖向设置三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环向水平杆(11)、中部环向水平杆(12)、上部环向水平杆(13);同层面的钢管环向水平杆(5)沿钢梁(7)的轴向方向设置多根;钢管径向水平杆(6)配合钢管环向水平杆(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径向水平杆(14)、中部径向水平杆(15)、上部径向水平杆(16);每相邻两道钢梁(7)之间的支模架作为一榀,相邻两榀架体共用钢梁(7)上的钢管立杆一(3),多榀架体排列围成整个圆周形状的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设置的三道钢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培发于登合徐海朕杨令忠王功明刘文学张馨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