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63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包括作为操作平台的钢梁平台以及搭设在钢梁平台上的支模架,支模架包括安全兜网以及若干脚手板、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二、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安全兜网满挂在组成钢梁平台的对应钢梁上,同时钢梁的顶部满铺脚手板;钢管立杆一垂直于钢梁的上表面布置并安装于钢梁上,钢管立杆二垂直于脚手板的上表面布置且无支撑悬空搭设;钢管立杆一或钢管立杆二均与对应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连接成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模架在钢梁间立杆悬空,节省材料,无需焊接,精简工种,人工、材料成本降低,利于材料周转,便于使用中检查及使用后拆除,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缩短。施工周期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当建筑室内较小洞口上部楼板施工或数十米高的浅圆仓仓顶板施工时,浅圆仓通常采用到高支模钢梁平台对支模架进行支撑。此支模架除了应当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外,还需考虑经济实用性。需要建设的大量高标准粮仓中钢筋混凝土筒仓被广泛使用,粮仓顶板施工时存在大量的高支模。定型化可周转的钢梁平台上搭设满堂架的技术被普遍运用。
[0003]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支模钢平台和较大跨度洞口上搭设满堂架比较普遍。如钢梁间距满足满堂架立杆间距,钢梁数量加大,措施费大幅增加,经济性较差。因此钢平台设计根据上部满堂架上的面荷载来确定钢梁截面和间距,由此造成大部钢梁间距超过设计计算出的满堂架立杆间距。通常作法为设置钢次梁横跨洞口或钢梁,立杆位于钢次梁17顶面,如图1所示。该作法在洞口较少时,因总造价较低而广泛采用。但在浅圆仓仓顶板施工中因需要的钢次梁长度规格较多、总量较大,如采用,则经济性较差,所用的材料费、人工费过高,工期较长,材料周转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支模钢梁平台和较大跨度洞口上搭设满堂架采用型钢次梁导致措施费用过高、搭设周期较长、不利于材料周转等不足,提供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以减少措施费用及缩短工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包括作为操作平台的钢梁平台以及搭设在钢梁平台上的支模架,支模架包括安全兜网以及若干脚手板、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二、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安全兜网满挂在组成钢梁平台的对应钢梁上,同时钢梁的顶部满铺脚手板;钢管立杆一垂直于钢梁的上表面布置并安装于钢梁上,钢管立杆二垂直于脚手板的上表面布置且无支撑悬空搭设;钢管立杆一或钢管立杆二均与对应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连接成整体;钢管环向水平杆竖向设置三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环向水平杆、中部环向水平杆、上部环向水平杆;同层面的钢管环向水平杆沿钢梁的轴向方向设置多根;钢管径向水平杆配合钢管环向水平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径向水平杆、中部径向水平杆、上部径向水平杆;每相邻两道钢梁之间的支模架作为一榀,相邻两榀架体共用钢梁上的钢管立杆一,多榀架体排列围成整个圆周形状的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
[0007]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将支模架架体搭设在钢梁区域处,用以支撑上部结构,此时相对现有技术中在支模架下部桁架梁上架设型钢次梁,该支模架在钢梁间立杆悬空,节省材料,无需焊接,精简工种,人工、材料成本降低,利于材料
周转,便于使用中检查及使用后拆除,施工周期缩短。
[0008]优选地,竖向设置的三道钢管环向水平杆搭设的间距相同。
[0009]优选地,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二的顶部均突出上部环向水平杆和上部径向水平杆搭设。
[0010]优选地,作为用于浅圆仓仓顶施工的上支模架结构,其下部径向水平杆为扫地杆,中部径向水平杆为水平杆,上部径向水平杆为斜杆。
[0011]优选地,支模架为钢管扣件式满堂脚手架,钢管立杆一或钢管立杆二与钢管环向水平杆、钢管径向水平杆的三杆交汇处用直角扣件相互连接。
[0012]优选地,作为用于浅圆仓仓顶施工的上支模架结构,共有36榀架体,相邻两榀架体共用钢梁上的钢管立杆一,环向水平杆在该钢梁处断开后连接在该钢管立杆一上,环向水平杆呈36道折线围成圆周。
[0013]优选地,每榀架体在钢梁间距大于1.2m时沿圆周设四根立杆,跨中两根立杆悬空;在钢梁间距不大于1.2m时,沿圆周设三根立杆,跨中一根立杆悬空。
[0014]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中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a、在吊装前,在钢梁上放出钢管立杆一的落点位置,并焊接定位钢管立杆一的短钢筋头;
[0016]b、在钢梁上满挂安全兜网;
[0017]c、在钢梁上铺设脚手板,并留出钢管立杆一落点位置;
[0018]d、在钢梁上表面搭设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一套设于短钢筋头上,垂直于钢梁上表面布置,并与环向水平杆和径向水平杆连接成整体;环向水平杆竖向设置三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环向水平杆、中部环向水平杆、上部环向水平杆;径向水平杆配合钢管环向水平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径向水平杆、中部径向水平杆、上部径向水平杆;
[0019]e、在脚手板上方搭设钢管立杆二,钢管立杆二垂直于脚手板上表面布置,悬空搭设,同时与环向水平杆和径向水平杆连接成支模架整体。
[0020]优选地,钢管立杆一、钢管立杆二的落点间距位置、钢管环向水平杆的间距、钢管径向水平杆的间距均经过迈达斯软件模拟验算确定。
[0021]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将支模架架体搭设在钢梁上,采用加密横跨钢梁水平杆,钢梁间立杆悬空,用以支撑上部结构,此时相对现有技术中在支模架下部桁架梁上架设型钢次梁,该支模架钢梁间立杆悬空,节省型钢材料,无需焊接、切割等型钢制作作业,减少工种,人工、材料成本大幅降低,钢管扣件材料相较于长短不一的型钢更容易周转,便于使用中检查及使用后拆除,架体搭拆工期缩短。
[0023]2.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在钢梁上满挂安全兜网,可以防工人失足跌落和材料坠落。
[0024]3.采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在钢梁上满铺脚手板,便于工人在其上方行走、转运材料和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在支模架下部桁架梁上架设型钢次梁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虚线框内所示出的本技术的径向剖切放大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梁上支模架单榀平面放大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梁上支模架环向剖切示意图一。
[0032]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梁上支模架环向剖切示意图二。
[0033]图8为仓顶板圆锥面支模架模型图。
[0034]图9

13为不同模拟结果图。
[0035]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操作平台的钢梁平台以及搭设在钢梁平台上的支模架,支模架包括安全兜网(1)以及若干脚手板(2)、钢管立杆一(3)、钢管立杆二(4)、钢管环向水平杆(5)、钢管径向水平杆(6),安全兜网(1)满挂在组成钢梁平台的对应钢梁(7)上,同时钢梁(7)的顶部满铺脚手板(2);钢管立杆一(3)垂直于钢梁(7)的上表面布置并安装于钢梁(7)上,钢管立杆二(4)垂直于脚手板(2)的上表面布置且无支撑悬空搭设;钢管立杆一(3)或钢管立杆二(4)均与对应钢管环向水平杆(5)、钢管径向水平杆(6)连接成整体;钢管环向水平杆(5)竖向设置三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环向水平杆(11)、中部环向水平杆(12)、上部环向水平杆(13);同层面的钢管环向水平杆(5)沿钢梁(7)的轴向方向设置多根;钢管径向水平杆(6)配合钢管环向水平杆(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下部径向水平杆(14)、中部径向水平杆(15)、上部径向水平杆(16);每相邻两道钢梁(7)之间的支模架作为一榀,相邻两榀架体共用钢梁(7)上的钢管立杆一(3),多榀架体排列围成整个圆周形状的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间距钢梁上支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设置的三道钢管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培发于登合徐海朕杨令忠王功明刘文学张馨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