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63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其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支撑底架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支撑底架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动缸可以带动支撑底板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自动对中间包主体的转动进行限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连铸加工
,特别涉及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内外连铸生产过程中,中间包的清理是关键工序之一。其涉及的关键设备有:倾翻框架、夹具装置,作业方法是,浇注结束后,将中间包吊至清理位的倾翻框架上,通过夹具装置固定中间包,通过电动缸翻转倾翻框架,使用油缸敲打撬动残钢,使凝固的残钢、残渣与包衬分离,掉入废物槽中。至此清理结束,然后进行中间包的喷补。
[0003]中国专利CN207827706U提出了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能够便于天台操作工快速将中间包固定在承重框架上,且结构稳定不容易损坏,降低了维护成本。但是该装置需要手动将夹紧装置对中间包进行固定,操作繁琐。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装置需要手动将夹紧装置对中间包进行固定,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该装置在支撑底板上设置了限位架以及支撑架,限位架可以对两个限位块进行限位,防止限位架进行转动,支撑架可以对中间包主体进行支撑,防止中间包主体转动,通过电动缸可以带动支撑底板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自动对中间包主体的转动进行限制。
[0007]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支撑底架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0008]所述支撑底架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壁内部活动连接有中间包主体;
[0009]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
[0010]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底架的下内壁且靠近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斜块,提高支撑底板的结构强度。
[0011]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与支撑底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肋,提高支撑板与支撑底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2]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
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转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肋,提高第一加强板与转动杆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支撑底架之间为转动连接。
[0013]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二限位块均与限位架相配合,通过限位架可以对限位块进行限制。
[0014]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底架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导向杆之间为滑动连接,对支撑底板的滑动进行导向。
[0015]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中间包主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传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三加强肋,提高第二加强板与传动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6]根据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所述中间包主体的下侧壁与支撑架的上侧壁相贴合,对中间包主体进行限制。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支撑底架;101、加强斜块;102、支撑板;103、第一加强肋;104、支撑轴承;2、电动缸;3、导向杆;301、限位板;4、支撑底板;401、支撑架;402、导向套;5、支撑杆;501、限位架;6、驱动电机;601、转动杆;602、第一限位块;603、第一加强板;604、第二加强肋;7、中间包主体;8、传动杆;801、第二加强板;802、第三加强肋;803、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
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

4,本技术实施例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其包括:支撑底架1,支撑底架1的下内壁且靠近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斜块101,提高支撑底板1的结构强度,支撑底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支撑板102与支撑底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肋103,提高支撑板102与支撑底架1之间的连接强度,支撑板1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01,转动杆6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603,第一加强板603与转动杆60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肋604,提高第一加强板603与转动杆60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加强板603与支撑底架1之间为转动连接,支撑底架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104,支撑轴承1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8;
[0028]支撑底架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缸2,电动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的上侧壁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所述支撑底架(1)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01),所述支撑底架(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承(104),所述支撑轴承(1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8);所述支撑底架(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缸(2),所述电动缸(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4),所述支撑底板(4)的上侧壁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01),所述支撑架(401)的上侧壁内部活动连接有中间包主体(7);所述转动杆(6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02),所述传动杆(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803),所述支撑底板(4)的上侧壁设置有两个支撑杆(5),每个所述支撑杆(5)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架(1)的下内壁且靠近左端以及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斜块(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倾翻的承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2)与支撑底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胡进臻王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圣力三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