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29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侧的基础,基础之间设置拱体,拱体两侧的拱腰处均布若干镂空段,相邻镂空段为支撑拱,所述支撑拱和镂空段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水帽檐,所述挡水帽檐上均布若干泄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在受力上更为合理,能利用结构本身的特点解决“黑洞”、“白洞”效应等问题,又可以解决空气动力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遮光作用还能解决东西朝向隧道出口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所带来的行驶危险。道出口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所带来的行驶危险。道出口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所带来的行驶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进洞时通常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晚进洞导致的大放坡,进洞后明暗适应给行驶过程带来的不适等都在这些问题的考虑范围之内。通常可以在进出隧道时设一定长度的过渡结构,帮助隧道“早进洞”,减少放坡,同时隧道群间采用外部增设过渡结构的形式也是很好的选择。但在隧道外部设过渡结构也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如明暗适应调节,外部风压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本技术不仅在受力上更为合理,能利用结构本身的特点解决“黑洞”、“白洞”效应等问题,又可以解决空气动力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遮光作用还能解决东西朝向隧道出口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所带来的行驶危险。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侧的基础,基础之间设置拱体,拱体两侧的拱腰处均布若干镂空段,相邻镂空段为支撑拱,所述支撑拱和镂空段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水帽檐,所述挡水帽檐上均布若干泄水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泄水孔下方连接有泄水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拱体上沿其延伸方向均布若干竖直设置的变形缝。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泄水孔设置于相邻镂空段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段呈矩形,且其长高比为1:2。
[0010]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底部设置有厚度为10cm的砼垫层。
[0011]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2]1.所述棚洞过渡结构设了多个矩形镂空段,降低了结构整体的重量,且随着镂空段的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减小的重力也相应增加,对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能起到很好的改善。
[0013]2.所述棚洞过渡结构上的矩形镂空段能使外侧水平方向上的风吹入洞内,降低了所述棚洞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风压作用,减少结构开裂等发生的风险概率,在大风区、台风影响地区尤为明显。
[0014]3.所述棚洞过渡结构的矩形镂空段能使外部的水平方向上的风吹入洞内,吹入的风融入交通风,能降低机械通风的消耗,降低通风运营成本。
[0015]4.所述矩形镂空段的大面积泄压作用能降低空气动力学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加行驶过程的安全舒适,尤其是列车行驶速度很大的铁路隧道和高铁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给乘客带来的不舒适感都能有效缓解。
[0016]5.所述棚洞过渡结构的遮光效果能帮助东西朝向隧道出口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对行驶过程的干扰。
[0017]6.所述棚洞过渡结构的矩形镂空区域通过自然采光给昏暗的棚洞环境提供一定亮度,且能根据需光亮的不同调整棚洞间距、尺寸以调整镂空段数量,从而使棚洞内的光线最大程度地有利于进出隧道时明暗适应的调节。
[0018]7.所述棚洞过渡结构在镂空段可减少材料成本的投入,自然采光同时也降低了机械照明的成本,且镂空段的存在也可以减少材耗,加上对机械通风上投入的减少,更显绿色节约。
[0019]8.所述棚洞过渡结构设挡水帽檐收集雨水,通过泄水孔将其引至路基两处水沟排走,科学的排水方式防止雨水流入棚洞内部,且可根据相应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拱顶附近增设附属设施监测积雪、异物侵入等突发情况带来的应力增大,以便及时对其做出反应,维持结构的安全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0023]图中,1、镂空段;2、支撑拱;3、挡水帽檐;4、泄水孔;41、泄水管;5、变形缝;6、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如图1、2和3所示,其一端与隧道洞口相接,车在驶入隧道洞口前或驶出隧道洞口后进入过渡结构。
[0026]棚洞过渡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侧的基础,基础之间设置拱体,拱体两侧的拱腰处均布若干镂空段,相邻镂空段为支撑拱,所述支撑拱和镂空段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水帽檐,所述挡水帽檐上均布若干泄水孔。
[0027]所述泄水孔下方连接有泄水管。所述拱体上沿其延伸方向均布若干竖直设置的变形缝。所述泄水孔设置于相邻镂空段之间。所述镂空段呈矩形,且其长高比为1:2。所述基础底部设置有厚度为10cm的砼垫层。
[0028]具体的,所述镂空段设在所述棚洞过渡结构两侧,每个镂空段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具体尺寸应由不同工程在计算出需光亮、需风量后进一步确定,相应的,镂空段的尺寸应根据具体工程确定。
[0029]进一步地,所述镂空段的具体位置应在计算出需光亮后,参考相应工程所处位置的光照条件来确定,以达到对光线最大程度的利用,减少机械照明投入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减少材料的投入,同时也要考虑尽量降低角度日光致盲效应对行驶过程的干扰。
[0030]进一步地,所述棚洞过渡结构的矩形镂空段的具体位置还应在计算需风量后,考虑相应工程所处位置的风向、风速以及风压来确定,最大限度利用当地自然风排出隧道内气体排出,合理调整棚洞过渡结构所受风压,大风区、台风影响区尤其需要注意。
[0031]进一步地,所述棚洞过渡结构同时也需注意从镂空段进入的风所产生的风压与行
驶过程产生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关系,应控制行驶过程在洞内受到的风阻,尽量使行驶过程在所述棚洞过渡结构所受到的风阻有一个渐变过程。
[0032]具体的,所述棚洞过渡结构一般间隔10.5m设一道变形缝,棚洞形式发生改变时也要设变形缝,具体间距也应根据相应工程不同特点进行调整。
[0033]进一步地,所述棚洞过渡结构的拱圈和基础的变形缝应设在同一断面上,特殊部位的变形缝应根据具体特点进行设计。
[0034]具体的,所述棚洞过渡结构在拱顶、拱腰间设挡水帽檐收集雨水,然后通过泄水孔排出,最后引至路基两侧排水沟排走,帽檐泄水孔置于拱支撑中部,沿纵向每隔一定间距设一道。
[0035]进一步地,在雪灾频发区应在拱顶至挡水帽檐处设计适当的融雪措施,将人工融雪后通过挡水帽檐排出,控制所述棚洞过渡结构顶部雪载在设计容许值内。
[0036]进一步地,可考虑在拱顶铺设光纤等应力传感设施,监测拱顶雪载以及时启动融雪设施,监测拱顶落石或是塌方落泥等以实时对其进行处理以保护行驶安全,监测外侧风力以维持结构安全稳定。
[0037]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口两侧的基础,基础之间设置拱体,拱体两侧的拱腰处均布若干镂空段,相邻镂空段为支撑拱,所述支撑拱和镂空段的上方水平设置有挡水帽檐,所述挡水帽檐上均布若干泄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下方连接有泄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群洞口棚洞过渡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人豪唐国军覃桢杰农承尚李洋溢严德添邓杰夫唐宇辰林武翀曹帆陈胜伟李海山冯啸天宋斌袁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