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包括外部主体、以及所述外部主体上的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外部主体内形成加工仓,所述加工仓内配对设置挤压辊,所述挤压辊外套设有使颗粒成型的模具套件;所述外部主体在所述挤压辊的轴向两端的侧壁内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可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卡套;所述外部主体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孔,所述外部主体上设置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对所述限位卡套形成定位的限位件;所述挤压辊内设置有转轴,所述限位卡套内贯穿设置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使用需要调节挤压辊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对辊挤压机的使用灵活性以适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灵活性以适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灵活性以适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对辊挤压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
技术介绍
[0002]对辊挤压机最常应用于颗粒生产,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器械。对辊挤压机通常采用两个挤压辊相对转动,原料从两个挤压辊之间通过,完成挤压工作,适用于胶囊填充颗粒、颜料、洗涤剂、催化剂、碳酸锶、化肥、白炭黑、无机盐类、氯代异氰尿酸类、漂粉精、农药、氧化物等颗粒物的生产工作。现有的对辊挤压机,大部分不易调节,不能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节挤压辊之间的间距,一个对辊挤压机只能生产一种产品,不具普适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灵活性生产多种不同规格的对辊挤压机。
[0004]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包括外部主体、以及所述外部主体上的进料斗和出料口;所述外部主体内形成加工仓,所述加工仓内配对设置挤压辊,所述挤压辊外套设有使颗粒成型的模具套件;所述外部主体在所述挤压辊的轴向两端的侧壁内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可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卡套;所述外部主体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孔,所述外部主体上设置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对所述限位卡套形成定位的限位件;所述挤压辊内设置有转轴,所述限位卡套内贯穿设置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通孔;所述加工仓内可拆卸式设置位于所述挤压辊下方的过筛板,所述过筛板上贯穿设置配合所述挤压辊造粒的多个筛孔。
[0006]进一步地:一侧的所述限位卡套上设置有自带有输出轴的齿轮,所述齿轮上的输出轴与所述挤压辊之间设有联轴器;单侧的所述挤压辊独立配备电机,所述齿轮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部主体在其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加工仓连通的开口,所述外部主体在所述开口处设置可将所述开口打开或封闭的挡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置把手。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仓两侧壁内设置与所述过筛板配合的定位槽。
[0010]进一步地:一侧所述定位槽内设置与所述过筛板配合的卡板;所述外部主体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卡板远离所述过筛板侧表面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仓底部设置与所述出料口连通的出料斜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可根据使用需要调节挤压辊之间的间距,提高了对辊挤压机的使用灵活性以适用于生产不同的产品,使其普适性高,使用方便。并且还可根据调节挤压辊的同时快速有效的更换相应不同筛孔的过筛板,以进一步提高对辊挤压机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标记为:1
‑
外部主体;2
‑
进料斗;3
‑
调节槽;4
‑
限位卡套;5
‑
齿轮;6
‑
出料斜面;7
‑
出料口;8
‑
控制开关;9
‑
定位孔;10
‑
限位件;11
‑
过筛板;12
‑
筛孔;13
‑
挡板;14
‑
把手;15
‑
挤压辊;16
‑
振动电机;17
‑
卡板;18
‑
定位槽;19
‑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8]如图1
‑
2所示,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包括外部主体1、以及外部主体1上的进料斗2和出料口7;外部主体1内形成加工仓,加工仓内配对设置挤压辊15,挤压辊15外套设有使颗粒成型的模具套件;外部主体1在挤压辊15的轴向两端的侧壁内开设有调节槽3,调节槽3内设置有可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卡套4;外部主体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孔9,外部主体1上设置与定位孔9配合对限位卡套4形成定位的限位件10;挤压辊15内设置有转轴19,限位卡套4内贯穿设置与转轴19转动配合的通孔;加工仓内可拆卸式设置位于挤压辊15下方的过筛板11,过筛板11上贯穿设置配合挤压辊15造粒的多个筛孔12。
[0019]如图1所示,外部主体1在其侧面开设有与加工仓连通的开口,外部主体1在开口处设置可将开口打开或封闭的挡板13。挡板13上设置把手14,把手14外表面设置防滑纹。
[0020]本实施例中,开口在挤压辊15进行造粒工作时,一般通过挡板13将其关闭以防止原料从外部主体1的侧面洒落。在更换挤压辊15的过程中可打开挡板13将挤压辊15取出,由于挤压辊15与转轴19之间相互配合,在限位卡套4调节两侧挤压辊15的间距之前,可先将转轴19从没有齿轮5一侧的限位卡套4中取下,从而进行不同规格挤压辊15的更换工作,以便后续能够通过调整限位卡套4的所在位置从而调节挤压辊15之间的间距,来达到对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分批次加工的目的。并且挡板13的打开还可将过筛板11上的未能通过筛孔12排出的产品原料进行取出,使得原料的取出更加方便快捷。
[0021]其中,过筛板11在调节两侧挤压辊15之间的间距时,需进行统一更换,以使得筛孔12的尺寸可适应相应的产品颗粒大小,从而进一步筛分不合格的产品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0022]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槽3的宽度大于限位卡套4的宽度,以便调节槽3的定位部的间距可足够通过限位卡套4进行两侧挤压辊15的间距调控。同时限位卡套4为工字型的滑块,限位卡套4的中间部分与调节槽3形成配合,同时其两端的凸出部分与外部主体1相对于调节槽3内外部分的侧壁形成限位配合,以便限位卡套4卡在调节槽3内并能够在调节槽3内进行滑动。
[0023]本实施例中,定位孔9为通孔,且通孔之间最佳为沿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限位卡套4顶部设置螺纹孔,而与螺纹孔以及通孔配合的限位件10采用螺栓。其中定位孔9为从上而下贯穿外部主体1顶部与调节槽3顶壁,并且定位孔9的数量可设置多个,适应本实施例的最佳为4个,且相邻的定位孔9之间最佳为等间距分布;而螺纹孔凹陷设置在限位卡套4的上表面内,且螺纹孔仅设置一个,以便通过限位件10进行对限位卡套4的整体限位,从而达到
对挤压辊15的限位,避免挤压辊15在挤压工作时发生移动影响正常工作。
[0024]如图1
‑
2所示,一侧的限位卡套4上设置有自带有输出轴的齿轮5,齿轮5上的输出轴与挤压辊15之间设有联轴器;单侧的挤压辊15独立配备电机,齿轮5与电机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机在外部主体1上是固定的,并在电机上设置传动机构与齿轮5配合,从而进行挤压辊15的驱动。传动机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包括外部主体(1)、以及所述外部主体(1)上的进料斗(2)和出料口(7);所述外部主体(1)内形成加工仓,所述加工仓内配对设置挤压辊(15),所述挤压辊(15)外套设有使颗粒成型的模具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主体(1)在所述挤压辊(15)的轴向两端的侧壁内开设有调节槽(3),所述调节槽(3)内设置有可在其内滑动的限位卡套(4);所述外部主体(1)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孔(9),所述外部主体(1)上设置与所述定位孔(9)配合对所述限位卡套(4)形成定位的限位件(10);所述挤压辊(15)内设置有转轴(19),所述限位卡套(4)内贯穿设置与所述转轴(19)转动配合的通孔;所述加工仓内可拆卸式设置位于所述挤压辊(15)下方的过筛板(11),所述过筛板(11)上贯穿设置配合所述挤压辊(15)造粒的多个筛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间距的对辊挤压机,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所述限位卡套(4)上设置有自带有输出轴的齿轮(5),所述齿轮(5)上的输出轴与所述挤压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森介,吴立俊,李俊杰,陈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