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华专利>正文

光控室外照明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83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控室外照明控制器,它包括外壳(1)、控制电路板(2)、散热器(3),控制电路板(2)装在外壳(1)内,散热器(3)装在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电路板(2)上装有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跟压调功电路(6)、移相触发电路(7)和稳压电源(8),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输出信号到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和跟压调功电路(6),跟压调功电路(6)输出信号到移相触发电路(7),移相触发电路(7)的输出信号到可控硅KG的控制极,可控硅KG的阳极接交流电源一端,其阴极与受控电灯RL串联后接交流电源另一端;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由光敏二极管D11、二极管D12、D15、电阻R3、R4、R6、R11、电容C3以及双时基集成块IC3的一个独立单元*~13脚组成一个光控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由IC3的另一个独立单元1~6脚以及电阻R1、R2、R5、R6、R7、R9、R10、R12、R13、电容C3、C4、C5、二极管D14、D16、三极管V1、V2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对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的控制信号由IC3的13脚输出经D12、R7到V1的基极,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和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分别由IC3的9脚经D15、由IC3的5脚经D16向跟压调功电路(6)输送信号;跟压调功电路(6)由四运放集成块IC4及电阻R14~R33、电容C6、C7、二极管D10、D17、D18、三极管V3、稳压管WY1~WY3组成,其中IC4的两个独立运放器1~3、5~7脚以及电阻R24~R28组成线性放大器,其输出信号从IC2的第7脚经D19分两路输出,一路经R13输到V2的基极,另一路经R29输到由电阻R30~R33、电容C7、二极管D10、稳压管WY2、WY3组成的电压比较桥的输入端,该电压比较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压差信号后,分别输入到由IC4的另外两个独立运放器及R14~R19和W1组成的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该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经D17和R20输到由V3、R21~R23、C6、D18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射极跟随器的输出信号经R23输到由二极管D5~D8、D20、三极管V4、电容C8、电阻R34组成的移相触发电路(7)的输入端;稳压电源(8)由二极管D1~D4、D9、D10、电容C1~C4、电阻R1、R2、负电源集成块IC1和正电源集成块IC2组成。(*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外照明控制器,属于自动控制室外照明领域。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室外照明控制器,大多采用日光进行自动投切控制,这些照明控制器普遍存在着不能自动根据电网的电压进行自动调压、调功的缺点,并且这些室外照明控制器还存在着抗干扰能力差、容易产生误动作等缺点。因此现有的室外照明控制器在使用时还是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较强、并能够自动跟踪电网电压、自动调节照明功率的光控室外照明控制器。本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外壳(1)、控制电路板(2)、散热器(3)组成,控制电路板(2)装在外壳(1)内,散热器(3)装在外壳(1)上,在电路板(2)上装有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跟压调功电路(6)、移相触发电路(7)和稳压电源(8),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输出信号到受控补偿式抗干扰电路(5)和跟压调功电路(6),跟压调功电路(6)输出信号到移相触发电路(7),移相触发电路(7)的输出信号到可控硅KG的控制极,可控硅KG的阳极接交流电源一端,其阴极与受控电灯RL串联后接交流电源另一端;光控自动投切电路(4)由光敏二极管D11、二极管D12、D1 5、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