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照明式控制器。
技术介绍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控制器分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序。现有的控制器存在照明效果不好、检修不便捷、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照明效果好、检修便捷、使用寿命长的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控制器照明效果不好、检修不便捷、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效果好、检修便捷、使用寿命长的控制器。(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滑轨(1)、滑块(2)、第一弹性件(3)、控制器部件(4)、照明灯(5)、第一连接块(6)、升降杆(8)、第二弹性件(9)、固定挡块(10)、电磁铁(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接块(14)、支杆(15)、警示灯(16)、壳体(18)、铁块(19)、导轨(20)、接触轮(21)、导块(22)和导向板(23),壳体(18)内顶部开有第二通孔(17),壳体(18)内左壁上设有滑轨(1),滑轨(1)上设有滑块(2),滑轨(1)前侧上端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下端与滑块(2)连接,滑块(2)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第二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滑轨(1)、滑块(2)、第一弹性件(3)、控制器部件(4)、照明灯(5)、第一连接块(6)、升降杆(8)、第二弹性件(9)、固定挡块(10)、电磁铁(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接块(14)、支杆(15)、警示灯(16)、壳体(18)、铁块(19)、导轨(20)、接触轮(21)、导块(22)和导向板(23),壳体(18)内顶部开有第二通孔(17),壳体(18)内左壁上设有滑轨(1),滑轨(1)上设有滑块(2),滑轨(1)前侧上端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第一弹性件(3)下端与滑块(2)连接,滑块(2)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第二连接块(14)下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13),第二连接块(14)右侧连接有支杆(15),支杆(15)上端连接有警示灯(16),且警示灯(16)位于第二通孔(17)正下方,壳体(18)内底部设有控制器部件(4)和导向板(23),且导向板(23)位于控制器部件(4)右侧,导向板(23)上开有导向孔(7),壳体(18)右壁下方开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上下两侧的壳体(18)右壁上对称设有电磁铁(12),电磁铁(12)内侧上下对称设有导轨(20),上方的导轨(20)和下方的导轨(20)之间设有导块(22),导块(22)上下两端均连接有铁块(19),导块(22)左侧设有接触轮(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