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懋愉专利>正文

可选向楼道灯节电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67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以方便地使用多个组成控制系统,对高层楼道灯进行节电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利用可控硅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通过两组相同的开关元件组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控制器相连、完成互控功能;同时向可控硅送出触发信号。可控硅受触发信号及外加延时信号的控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的控制系统,整套系统只需外加一个延时器。行人可在任一层选择上行灯亮,下行灯亮或本层灯亮,灯亮后延时一定时间自灭。(*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目前,对楼道灯所采取的各种节电措施,基本上都局限于对单灯的控制,这种方法对于高层楼道的使用很不方便。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楼道照明灯的节电控制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电效果明显,结构简单,接线少,能够方便地组成控制系统的节电控制组件。本技术是适用于高层楼房楼道照明灯的可选向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可选向节电控制器包括三个按钮开关,一组单向导通元件,一个单向可控导通元件、两套相同的开关元件组和电阻R5,继电器J及二极管D3、D4,整个电路组件均装在选择按钮开关盒内。本技术由三个选择按钮开关完成启动灯亮并延时自动关灯的过程,对于多层楼道使用多个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其延时只用一个延时器,并通过选择按钮可以达到以下三种亮灯并自动熄灯的过程之一a、本层灯亮并延时熄灯;b、本层及以上层灯亮并延时熄灯;c、本层及以下层灯亮并延时熄灯。使用本技术,在任一层楼按控制按钮,不论控制系统的原始状态如何,都可以通过按钮完成a、b、c过程。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接线符号图。图3为实际应用中需附加的延时单元电路图。图4为附加延时单元电路的外接线符号图。图5为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的接线图。下面,结合附图1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中,单向导通元件为普通二极管,单向可控导通元件为单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组由一只NPN型三极管和一只PNP型三极管组成。实施例中的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照明灯的亮、灭、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接延时信号输入端8,另一端接可控硅SCR阳极,可控硅的阴极接控制器的公共端6,可控硅的控制极经R5、D4接四个二极管的连接端--触发端。二极管D3一端接触发端,另一端接延时触发端7。本层按钮A2一端接电源端5,一端接触发端。向上(下)按钮A1(A3)一端接公共端6,一端经R1(R3)接PNP三极管T1(T3)的基极和下(上)层控制信号输入端2(3)。T1(T3)的发射极接电源端5,集电极一路经二极管D1(D2)接触发端,另一路经R2(R4)接NPN三极管T2(T4)的基极。T2(T4)的发射极接公共端6,集电极接向上(下)控制信号输出端4(1)。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附加一组延时单元电路。对该电路的要求是触发后均重新开始按预定的时间延时,与原状态无关。图3是满足此要求的一组延时单元电路。该延时单元电路采用了已有的技术--555时基电路,其应用十分广泛。基本工作原理不再叙述。该电路满足触发后重新开始按预定时间延时的要求,关键在于二极管D1的作用。D1正极接时基电路比较输入端,负极接时基电路触发端。无论时基电路原始状态如何,一旦有触发信号由4端经R1送入NPN三极管T的基极,T导通,电容C2经D1T放电,触发信号消失后,充电重新开始,延时重新开始按预定时间进行。本节电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电路见附图1)A1、A2、A3分别为向上,本层,向下的选择按钮。按下A1电源经A2送至四个二极管的连接端--触发端。触发信号一路经D3由7端送出,触发延时单元,延时单元被触发后,送回延时信号至8端;另一路经D4、R5触发单向可控硅SCR导通,延时信号经SCR使继电器得电,常开触点J1闭合,灯亮。松开A2后,虽然触发信号消失,但SCR已进入导通状态,仍维持继电器得电,直至延时结束后,延时信号消失,继电器失电、灯灭。按下A1(A3)电源经T1(T3)发射结,R1(R3)、A1(A3)使T1(T3)导通。一路经D1(D2)送触发信号至触发端,完成与按下A2相同的触发功能;另一路经R2(R4)、T2(T4)发射结,使T2(T4)导通,经4(1)端向上(下)层控制器送出控制信号,使上(下)层灯同时点亮。当下(上)层控制器经2(3)端送入向上(下)控制信号时,控制器完成与按下A1(A3)相同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包括三个按钮开关,一组单向导通元件、一个单向可控导通元件、两套相同的开关元件组和R5,继电器J及二级管D3、D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1)两套相同的开关元件是由晶体管T1、T2(T3、T4)电阻R1、R2(R3、R4)及二极管D1(D2)组成;T1(T3)的发射极接电源端,基极接R1(R3)的一端,R1(R3)的另一端接按钮和下(上)层楼的控制组件,T1(T3)的集电极接D1(D2)的正极和R2(R4)的一端,R2(R4)的另一端接T2(T4)的基极,T2(T4)的集电极接上(下)层楼的控制组件;(2)两套相同的开关元件并联(即T1和T3两管的发射极相联,D1的负极和D2的负极相联,T2和T4两管的发射极联联),D3、D4的正极与D1、D2的公共点相接,D3的负极接延时器触发端,D4的负极接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SCR的阴极接控制器的公共端,SCR的阳极接继电器J的控制线圈一端,J的控制线圈另一端接延时信号输入端。3.据权利要求1、2所述之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节电组件的整个电路组件均装在选择按钮开关盒内,按钮开关盒装在需要的地方。专利摘要一种可以方便地使用多个组成控制系统,对高层楼道灯进行节电控制的控制器。控制器利用可控硅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通过两组相同的开关元件组分别与上、下两侧的控制器相连、完成互控功能;同时向可控硅送出触发信号。可控硅受触发信号及外加延时信号的控制。使用本技术组成的控制系统,整套系统只需外加一个延时器。行人可在任一层选择上行灯亮,下行灯亮或本层灯亮,灯亮后延时一定时间自灭。文档编号H05B39/00GK2054609SQ8920382公开日1990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周懋愉 申请人:周懋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包括三个按钮开关,一组单向导通元件、一个单向可控导通元件、两套相同的开关元件组和R↓[5],继电器J及二级管D↓[3]、D↓[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懋愉
申请(专利权)人:周懋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