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62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所述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包括:基料层;涤粘层,所述涤粘层设置于基料层的下表面,所述涤粘层由若干涤纶纤维与若干黏胶纤维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构成;若干导电纤维,若干所述导电纤维设置于若干涤纶纤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涤纶纤维还包括涤纶长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通过于涤粘面料的涤纶长丝的外部呈螺纹状交叉缠绕构成涤纶纤维,并通过黏胶纤维为经纱,涤纶纤维为纬纱,呈十字状交叉叠加构成,同每隔小于或等于五根黏胶纤维错位设置一条导电纤维,从而使得涤粘弹力布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纤维缠绕并叠加设置,从而使得布料整体的弹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


[0001]本技术涉及涤粘弹力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

技术介绍

[0002]弹力布,顾名思义是有弹力的坯布,通过罗纹组织,让坯布具有较大的弹性,常用作于手袋、钱包的内里夹层定型物,还可用于T恤的领边、袖口,使之有较好的收身效果。
[0003]涤粘面料就是涤纶和粘胶纤维的混纺,主要做成拉毛布,拉毛布份双面拉毛布,单面拉毛布等,涤粘混纺面料,采用平纹变化组织混纺而成,其成品色泽好、质地柔软、手感滑爽并有毛质感,因此非常适合做西装、休闲装、女装。
[0004]布料涤粘是由涤纶长丝与黏胶长丝交织而成。现代一般的里料都是涤纶的,具有价格低廉,色牢度好,滑爽不起皱印,快干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不吸汗,起静电的缺点。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解决了涤粘布料吸汗防静电效果差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包括:基料层;
[0008]涤粘层,所述涤粘层设置于基料层的下表面,所述涤粘层由若干涤纶纤维与若干黏胶纤维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构成;
[0009]若干导电纤维,若干所述导电纤维设置于若干涤纶纤维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涤纶纤维还包括涤纶长丝,所述涤纶长丝的外部分别缠绕有第一尼龙纤维与第二尼龙纤维,所述第一尼龙纤维与第二尼龙纤维呈螺纹状较差缠绕构成。
[0011]优选的,所述基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由氨纶丝与棉纤维混纺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弹力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表层,所述表层由锦纶纤维制成,所述锦纶纤维错位叠加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涤粘层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由尼龙纤维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所述黏胶纤维与涤纶纤维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复合。
[0015]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每隔小于或等于五根黏胶纤维设置一条,且与黏胶纤维与涤纶纤维的连接方式相匹配。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通过于涤粘面料的涤纶长丝的外部呈螺纹状交叉缠绕构成涤纶纤维,并通过黏胶纤维为经纱,涤纶纤维为纬纱,呈十字状交叉叠加构成,同每隔五根黏胶纤维错位设置一条导电纤维,从而使得涤粘弹力布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纤维缠绕并叠加设置,从而使得布料整体的弹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导电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涤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表层,2、弹力层,3、基料层,4、涤粘层,5、吸湿层,6、第一尼龙纤维,7、第二尼龙纤维,8、涤纶长丝,9、黏胶纤维,10、导电纤维,11、涤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导电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涤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包括:基料层3;
[0024]涤粘层4,所述涤粘层4设置于基料层3的下表面,所述涤粘层4由若干涤纶纤维11与若干黏胶纤维9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构成;
[0025]若干导电纤维10,若干所述导电纤维10设置于若干涤纶纤维11的内部;
[0026]所述涤纶纤维11还包括涤纶长丝8,所述涤纶长丝8的外部分别缠绕有第一尼龙纤维6与第二尼龙纤维7,所述第一尼龙纤维6与第二尼龙纤维7呈螺纹状较差缠绕构成。
[0027]所述基料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层2,所述弹力层2由氨纶丝与棉纤维混纺制成,所述弹力层2为棉与氨纶混纺化纤织物。
[0028]所述弹力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表层1,所述表层1由锦纶纤维制成,所述锦纶纤维错位叠加设置,从而形成多个交织点,以提高整体耐磨性能。
[0029]所述涤粘层4的下表面设置有吸湿层5,所述吸湿层5由尼龙纤维制成。
[0030]所述所述黏胶纤维9与涤纶纤维11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复合。
[0031]所述导电纤维10每隔小于或等于五根黏胶纤维设置一条,且与黏胶纤维9与涤纶纤维9的连接方式相匹配。
[003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在进行涤纶纤维11与黏胶纤维9的叠加构成时,于每隔若干黏胶纤维9错位设置导电纤维10,从而使导电纤维1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当衣服上的静电压达到一定的数值后,产生无火花的电晕放电,自然消除衣服上的静电;
[0033]在进行面料的加工时,于基料层3的上表面设置弹力层2,于弹力层2的上表面设置表层1,通过由锦纶材料错位叠加设置,形成多个交织点,从而提高整体耐磨性能,于基料层3的下表面设置涤粘层4,于涤粘层4的下表面设置吸湿层5。
[00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通过于涤粘面料的涤纶长丝8的外部呈螺纹状交叉缠绕构成涤纶纤维11,并通过黏胶纤维9为经纱,涤纶纤维11为纬纱,呈十字状交叉叠加构成,同每隔小于或等于五根黏胶纤维错位设置一条导电纤维10,从而使得涤粘弹力布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纤维缠绕并叠加设置,从而使得布料整体的弹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料层(3);涤粘层(4),所述涤粘层(4)设置于基料层(3)的下表面,所述涤粘层(4)由若干涤纶纤维(11)与若干黏胶纤维(9)呈斜向十字交叉叠加构成;若干导电纤维(10),若干所述导电纤维(10)设置于若干涤纶纤维(11)的内部;所述涤纶纤维(11)还包括涤纶长丝(8),所述涤纶长丝(8)的外部分别缠绕有第一尼龙纤维(6)与第二尼龙纤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纺双层涤粘弹力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层(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纺双层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生陈振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神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