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照明的观念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荧光灯灯管出现漏气、灯丝烧断或者线路出现短路或断路时,由于镇流器没有及时地进行自我保护而损坏的现象是非常多的。对于这些异常现象,在我国关于管型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上,都有明确的规定,电子镇流器必须能自我保护。现在荧光灯电子镇流器上通常使用的保护线路主要是如图1所示在正常工作时,在扼流圈L3的副绕组上会产生一个反馈的电压,此电压经二极管D9整流、电解电容C15滤波、电阻R11、R12分压后,一般不会超过触发管DB3的触发电压。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反馈电压将超过触发电压而使触发管DB3导通,为可控硅V3的控制极提供一个开启电压,可控硅V3的导通将使三极管V4导通,从而使三极管V2停止工作,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由于通过电阻R1、R2、R3,可控硅V3的续流作用,保护电路实现自锁。此保护电路的主要优点是保护迅速、可靠。但其线路所须元件较多,使产品的可靠性降低,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三极管V4本身的压降,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续流深保护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包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4、R16、R17、R18)、二极管(D9、D10)、电解电容(C15)、可控硅(V3)、触发管(DB3),其中,触发管(DB3)一端通过电阻(R17)与二极管(D10)相联接,另一端与可控硅(V3)相连接,所述可控硅(V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0)连接于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电阻(R9)、二极管(D9)连接于可控硅(V3),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于三极管(V2)的集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