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致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
技术介绍
[0002]光致发光材料因其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农业、医学等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稀土基发光材料由于其纯度高,颜色鲜亮,寿命长,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的优良性能均源于4f电子在其不同能级间的跃迁:f
‑
f跃迁,即f组态内能级跃迁;f
‑
d跃迁,即4f
‑
5d组态间的能级跃迁;电荷转移跃迁。稀土离子发光大致分为三个过程:
①
接受外界能量被激发;
②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③
电子从激发态返回到能量较低的能级时放出辐射能而发出荧光。虽然稀土离子的发光具有波长固定的发射峰,且发射谱带窄、色纯度高,但是由于稀土离子的f
‑
f跃迁是受禁阻的,因此稀土离子在紫外区的吸光系数较小,导致发光效率不太理想。现有已知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的吡啶羧酸类配体为:甲基丙烯酸
‑2‑
(6
‑
脲基吡啶羧酸)
‑
乙酯,简称UPA;其结构式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吡啶羧酸类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6
‑
氨基吡啶
‑2‑
甲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吡啶,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后,在100~120℃下,回流1—3h后冷却至室温,其中,6
‑
氨基吡啶
‑2‑
甲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物质的量之比是1:1.3~1:1.5;2)将反应溶液静置,抽滤,用大量石油醚洗涤,收集固体,真空干燥后得产物甲基丙烯酸
‑2‑
(6
‑
脲基吡啶羧酸甲酯)
‑
乙酯;3)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四氢呋喃、水、氢氧化钠,磁力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2)所得的甲基丙烯酸
‑2‑
(6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