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支模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到了高支模支撑架,在高支模浇筑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高支模立杆因受混凝土荷载、施工荷载等原因造成垮塌事故。为了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对高支模系统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
[0003]传统的高支模监测方案是先搭设支架
‑
再做模板
‑
放钢筋
‑
钢筋放完之后,才安装压力监测元器件
‑
浇筑混凝土,采用现有的高支模监测方案对立杆进行受力检测,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实际监测出来的立杆承载力与理论计算出来的承载力具有较大偏差,传统的监测方案是在浇混凝土之前,才开始安装监测元器件,钢筋绑扎之后,通过将顶托给拧松之后,用锤子敲打,将顶托就可以旋转下来,将压力监测元器件安装到顶托位置,再把顶托拧上去,顶托是插入立杆顶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准备高支模立杆监测施工过程所需要的材料、设备;步骤2)支架搭设:先将立杆与扫地杆连接,再将立杆与横杆连接,然后安装水平剪刀撑,在非需要被监测的立杆顶部安装顶托;步骤3)安放底模板:底模板的下方设有若干根50*50*3mm方钢的次楞和12#工字钢的主楞,将主楞纵向布置并直接铺设在支架的立杆顶部,底模板采用15mm胶合板做底模板的面板,次楞按间距为200mm安装在主楞上;步骤4)安放监测元件及顶升控制:步骤41)监测点布设:将需要被监测的立杆置于高支模支架的中间位置,在高支模支架的中部布置10个测试点和一个参考点,10个测试点按照5*5梅花桩分布,分别为a
‑
1、a
‑
2、a
‑
3、a
‑
4、a
‑
5、b
‑
1、b
‑
2、b
‑
3、b
‑
4、b
‑
5共计10个监测点,c
‑
1参考点;步骤42)安装监测盒体:将监测盒体安放在布置为测试点的立杆处,监测盒体安装在主楞的底部并位于立杆的顶部位置,监测盒体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至监测终端;步骤43)安装位移传感器: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底模板底部的四角、四边中部以及中部受力部位;步骤44)安装顶紧调节装置:将顶紧调节装置安装在立杆顶部和监测盒体之间,顶紧调节装置通过无线方式与监测终端进行连接,监测盒体向监测终端发送所监测到的数据;步骤45)安装角度传感器:将角度传感器安装在顶紧调节装置上;步骤46)顶升控制:监测盒体实时检测立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所受到的当前轴力值,并通过无线方式将现场所检测到的立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所受到的当前轴力值发送到监测终端,将检测到的当前轴力值与立杆理论计算的轴力理论值进行对比,通过监测终端控制顶紧调节装置的顶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5)中所述的立杆轴力理论值计算公式如下:板底内部的立杆轴力理论值F=(Q
f
+Q
s
×
d+Q
e
)
×
l
a
×
l
b
;板底边部立杆轴力理论值板底角部立杆轴力理论值其中,F为监测立杆顶部所受压力标准值,Q
f
为模板自重,Q
f
经验值取0.30kN/m2,Q
s
为模板内钢筋自重,Q
s
经验值取1.10kN/m3,d为板厚,Q
e
为模板9内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Q
e
经验值取2.50kN/m2,l
a
为立杆纵距,l
b
为立杆纵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6)中所述监测盒体所检测到的立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所受到的当前轴力值为F1,立杆理论计算出来的轴力理论值为F,顶紧调节装置的顶升值Y=0.152X+0.1259;其中,Y为顶紧调节装置需要顶升的H值,X为计算理论的轴力值F与当前轴力值F1的差值,即X=F
‑
F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高支模立杆竖向承载力的监测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毅,张厚美,卢德辉,邵泉,李祯,朱长斌,林佳胜,罗嘉锐,肖家,赖泽荣,郭华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