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20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在中心台(1)的四个侧面分别连接一个主梁(2),每一个主梁的外端铰接一个可变梁(3);基座(4)的主体为一个方形结构,在基座的四个外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外侧固定板(10),每一个外侧固定板上设有一个浮动梁(5),每一个浮动梁上设有一个侧矩形凸台(8),在基座的四个外侧固定板内侧分别设有一个下矩形凸台(7);可变梁的外端可与下矩形凸台或侧矩形凸台螺纹固定连接;在主梁的上下表面和两侧面分别设有应变片(9)。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六维力传感器双量程高灵敏度测量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维间耦合低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属于多维力传感器设计的


技术介绍

[0002]六维力传感器可同时测量空间三个维度的力分量和三个维度的力矩分量,从而获取复杂系统中完整的力信息,在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汽车及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基于十字梁结构的电阻应变式多维力传感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通过应变片将传感器受力产生的形变转化为电压变化,实现力分量和力矩分量的测量。
[0003]目前,六维力传感器大多为单量程,为避免传感器损坏,一般选用量程稍大的传感器,其缺点是无法保证小量程测量时的精度。因此,可变量程的多维力传感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研制的多量程力传感器大多是单维力传感器,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难以加工,精度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六维力传感器的小量程使用精度低,多量程力传感器维数少且加工困难等问题,提供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在保证六维力传感器双量程高灵敏度测量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该变结构弹性梁包括中心台(1)、主梁(2)、可变梁(3)、基座(4)和浮动梁(5);其中,中心台(1)的上、下两面不连接其它部件,在中心台(1)的四个侧面分别连接一个主梁(2),每一个主梁(2)的外端铰接一个可变梁(3);基座(4)的主体为一个方形结构,在基座(4)的四个外侧面分别设有一个外侧固定板(10),每一个外侧固定板(10)上设有一个浮动梁(5),每一个浮动梁(5)上设有一个侧矩形凸台(8),在基座(4)的四个外侧固定板(10)内侧分别设有一个下矩形凸台(7);可变梁(3)的外端与下矩形凸台(7)或侧矩形凸台(8)螺纹固定连接;在主梁(2)的上下表面和两侧面分别设有应变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台(1)是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在中心台(1)上有4个施力孔(6),外力通过施力孔(6)作用于中心台(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为4根矩形横梁,其截面为正方形;主梁的外端设有铰接槽和铰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梁(3)为4根长方形结构的柱体,其截面为正方形;可变梁(3)的一端设有与主梁(2)铰接的铰接孔,可变梁(3)的另一端设有与下矩形凸台(7)或侧矩形凸台(8)连接的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其底端为一方框结构,在该方框结构上表面四周的中心内侧分别设置有下矩形凸台(7),在该方框结构上表面四周的中心外侧分别设置有L型外侧固定板(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梁(5)的两端固定在外侧固定板(10)上,浮动梁(5)的中间悬空,在浮动梁(5)的中部外侧设有侧矩形凸台(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维力传感器的变结构弹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矩形凸台(8)的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爱国徐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