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世平专利>正文

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42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有设定电路,设定电路的输出与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相接,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光控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设定电路、光控电路相接;控制电路、光控电路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可按作息规定设定用电器的通、断电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控制电路、光控电路便输出信号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执行电路动作,使电源与用电器之间接通或断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用电集中管理,既可防止违反作息规定的现象发生,还可节约大量电能、降低管理成本,尤其适用于部队、学校、监狱等的用电管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电控制器,尤其是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用电集中管理、节电效果好的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
技术介绍
现有用电器(日光灯、节能灯、电视、机床等)通常都是直接与供电电源(市电)相接,通过人为操作与用电器相接的开关或插座,从而控制用电器的通电状态。但是,在诸如部队、学校、监狱等需要集中管理的场所,此种用电控制方式就不利于规范管理,容易出现违反作息规定、不按作息时间用电的问题,同时还造成大量电能浪费,增加了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用电难于集中管理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用电集中管理、节电效果好的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有设定电路,设定电路的输出与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相接,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光控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设定电路、光控电路相接;控制电路、光控电路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有与用电器相接的限流保护电路,限流保护电路的输出与执行电路相接。所述的设定电路有时间设定智能模块IC1,时间设定智能模块IC1的设定键盘SB1~SB7通过电容C7接地;通过电阻R17、二极管V7后一端通过稳压管W1接地,一端通过电容C8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18与电源电路相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是有电阻R20,电阻R20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阻R22、三极管VT2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二极管V9及发光二极管L4相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光控电路是设有三极管VT3,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接有光敏电阻RG,电位器RP3、电阻R23,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电阻R24、二极管V8、电容C11、电阻R25相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接后接地;电阻R25的输出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2、二极管V10及发光二极管L6相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限流保护电路设有互感线圈B3,互感线圈B3的输出与电阻R17、R18相接后与二极管V2、V3的正极相接,二极管V2、V3的负极与电容C5、电位器RP1、电阻R9相接,电阻R9与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8脚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脚通过电阻R2与时钟集成电路IC2相接并通过电阻R13、发光二极管L3接地;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3脚通过发光二极管L2、电阻R16与时钟集成电路IC2相接、通过电阻R14、电位器RP2、电容C6接地、通过电阻R15与电阻R13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4脚通过电阻R12与地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5脚通过稳压管W2与电阻R12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6脚、9脚相接后与电位器R11相接,电位器R11的一端接电阻R12,另一端通过电阻R10与电源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0脚与电阻R4、R6、R7相接,电阻R4与14脚相接、电阻R6接地、电阻R7接电源;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1脚通过电容C6接地、12脚接地、13脚通过发光二极管L1、电阻R5与电源相接;时钟集成电路IC2通过电容C3、C4接地、通过二极管V5与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3脚相接,通过电阻R1与电源相接,通过相并联的继电器K3、二极管V4接地。所述的执行电路是与日光灯YD1相接的、相串联的继电器K1的常开接点K1-1、继电器K2的常开接点K2-1、继电器K3的常闭接点K3-1及线圈B3-1;与节能灯YD2相接的、相串联的继电器K1的常闭接点K1-2、继电器K2的常开接点K2-2、继电器K3的常闭接点K3-2及线圈B3-2;与插座YD3相接的、相串联的继电器K1的常闭接点K1-3、继电器K2的常闭接点K2-3、继电器K3的常闭接点K3-3及线圈B3-3。本技术可按作息规定设定用电器的通、断电时间,当到达设定时间时,控制电路、光控电路便输出信号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执行电路动作,使电源与用电器之间接通或断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用电集中管理,即可防止违反作息规定的现象发生,还可节约大量电能、降低管理成本,尤其适用于部队、学校、监狱等的用电管理。特别是设置了限流保护电路,当用电器出现过载或短路时,限流保护电路输出信号控制执行电路动作,继而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由此而发生火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2、3、4、5、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有设定电路,设定电路的输出与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相接,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光控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设定电路、光控电路相接;控制电路、光控电路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还有与用电器相接的限流保护电路,限流保护电路的输出与执行电路相接。具体电路图如图2、3、4、5、6所示电源电路由变压器B1、整流桥路V6、电容C9、C10及稳压集成块7812构成,输出+12V直流电压。同时设有由发光二极管L5、电阻R19构成的电源指示电路。设定电路中设有时间设定智能模块IC1(TOONE-8A0488),时间设定智能模块IC1的设定键盘SB1~SB7通过电容C7接地;通过电阻R17、二极管V7后一端通过稳压管W1接地,一端通过电容C8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18与电源电路相接。为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控制电路失电,与设定电路还接有直流电池E。所述的控制电路是设有电阻R20,电阻R20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阻R22、三极管VT2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二极管V9及发光二极管L4相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光控电路是设有三极管VT3,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接有光敏电阻RG,电位器RP3、电阻R23,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电阻R24、二极管V8、电容C11、电阻R25相接,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电容C11相接后接地;电阻R25的输出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2、二极管V10及发光二极管L6相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限流保护电路设有可从用电器线路中感应出电流信号的互感线圈B3,互感线圈B3的输出与电阻R17、R18相接后与二极管V2、V3的正极相接,二极管V2、V3的负极与电容C5、电位器RP1、电阻R9相接,电阻R9与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LM339N)的8脚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脚通过电阻R2与时钟集成电路IC2(NE555)相接并通过电阻R13、发光二极管L3接地;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3脚通过发光二极管L2、电阻R16与振荡集成电路IC2相接、通过电阻R14、电位器RP2、电容C6接地、通过电阻R15与电阻R13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4脚通过电阻R12与地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5脚通过稳压管W2与电阻R12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6脚、9脚相接后与电位器R11相接,电位器R11的一端接电阻R12,另一端通过电阻R10与电源电路相接;限流保护集成电路IC3的10脚与电阻R4、R6、R7相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14脚相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自动用电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有设定电路,设定电路的输出与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相接,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光控电路;电源电路分别与设定电路、光控电路相接;控制电路、光控电路控制接于供电电源与用电器之间的执行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平徐财丁
申请(专利权)人:王世平徐财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