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qPCR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面对HPV分型检测等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重大挑战,需要在非PCR实验室环境、短时间内简单方便地完成核酸检测,实现“样本进
‑
结果出”的目的。核酸检测的流程主要分为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检测三部分。
[0003]在实际的检测中,需要对样本进行裂解、清洗及洗脱等步骤,上述步骤一般需要专门设备和人工进行操作,尤其是样本与裂解液进行反应后,需要对带蛋白的磁珠微粒进行多次清洗。
[0004]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芯片对样本进行裂解、清洗及洗脱时需要在不同的腔室进行,导致微流控芯片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芯片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一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qPCR微流控芯片本体、硬膜和软膜,qPCR微流控芯片本体上设置有样本加入口、工作腔、废液腔、裂解液腔、洗脱液腔和若干清洗液腔;样本加入口设置有可拆卸样本橡胶塞,样本加入口、裂解液腔、清洗液腔、洗脱液腔及废液腔分别通过样本流道、裂解液流道、清洗液流道、洗脱液流道及废液流道与工作腔连通;裂解液腔、清洗液腔、洗脱液腔内设置有液包和用于将液包进行刺破的刺破结构;其中,工作腔内滑动密封设置有活塞A和活塞B,活塞B位于活塞A的左侧,活塞A用于与检测仪器中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活塞A在工作腔内移动时,活塞A与活塞B接触后能够驱动活塞B在工作腔内移动,工作腔侧壁形成磁珠微粒吸附面;qPCR微流控芯片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检测流道,检测流道末端设置有透气膜;硬膜设置在qPCR微流控芯片本体上并覆盖在检测流道上,软膜设置在qPCR微流控芯片本体上并将工作腔、裂解液腔、洗脱液腔及与之对应的流道进行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检测流道包括与工作腔连通的反应孔主流道,与反应孔主流道连通的若干反应孔进液流道,每一个反应孔进液流道均连接有一个反应孔排气流道,反应孔进液流道与反应孔排气流道连接处形成一反应孔;透气膜设置在反应孔排气流道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qPCR微流控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废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彪,王彬,叶芦苇,陈刚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