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93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涉及微流控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第一方向为微流控装置的厚度方向;第一容纳盒包括第一容置腔和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基板固定于第一容置腔中;第二容纳盒包括第二容置腔和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基板固定于第二容置腔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容纳盒与第二容纳盒嵌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还包括导液孔,导液孔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容纳盒,并与第一通道连通。如此设置,简化了微流控装置的生产工艺,同时使得对位精度更为精准。更为精准。更为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Micro Fluidics)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精确操控液滴移动,实现液滴的融合、分离等操作,完成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技术。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凭借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所需样品及试剂量少,可实现液滴单独、精准操控,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易于和其他器件集成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
[0003]相关技术中,微流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通道,通常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利用双面胶或者垫圈和胶水进行成盒,制作工艺繁琐,对位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微流控装置的厚度方向;
[0006]所述第一容纳盒包括第一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容纳盒包括第二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盒与所述第二容纳盒嵌套,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
[0007]还包括导液孔,所述导液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容纳盒,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000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中微流控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
[0009]分别制作第一容纳盒、第二容纳盒、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
[0010]将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容纳盒的第一开口嵌套于所述第一容纳盒的第一容置腔中,将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第二容纳盒的第二开口嵌套于所述第二容纳盒的第二容置腔中;
[0011]将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并将所述第一容纳盒和所述第二容纳盒嵌套,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
[0012]通过导液孔向所述第一通道内注入硅油,并通过所述导液孔向所述第一通道内注入检测液;
[0013]向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提供电信号,对所述检测液进行检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装置及应用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中,第一基板固定在第一容纳盒中,第二基板固定在第二容纳盒中,第一容纳盒与第二容纳盒通过嵌套的方式组装,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如此,无需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引入双面胶或者垫圈等结构即可形成第一通道,仅需将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嵌套,因此有利于简化微流控装置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将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嵌套的方式,有利于提升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对位精度。
[0016]本申请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应用方法中,仅需将第一基板嵌套于第一容纳盒中,将第二基板嵌套于第二容纳盒中,再将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进行嵌套,即可完成组装,操作简单便捷,对位精度高。另外,只需通过导液孔向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的通过到内注入硅油和检测液,向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提供电信号,即可实现对检测液的检测。如此,大大提升了微流控装置的应用便捷性。
[001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9]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0]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0022]图3所示为图2中微流控装置的一种AA向截面图;
[0023]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中第一容纳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中第二容纳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0026]图7所示为图6中微流控装置的一种BB向截面图;
[0027]图8所示为图2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AA向截面图;
[0028]图9所示为图8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中第二容纳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所示为图2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AA向截面图;
[0030]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0031]图12所示为图11中微流控装置的一种CC向截面图;
[0032]图13所示为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衬垫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0033]图14所示为图11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CC向截面图;
[0034]图15所示为图11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CC向截面图;
[0035]图16所示为图11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CC向截面图;
[0036]图17所示为图16中的第二电极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0037]图1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0038]图19所示为图18中微流控装置的一种DD向截面图;
[0039]图20所示为图18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DD向截面图;
[0040]图2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示意图;
[0041]图22所示为图2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AA向截面图;
[0042]图23所示为图2中微流控装置的另一种AA向截面图;
[0043]图2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应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0044]图25所示为将第一基板嵌套于第一容纳盒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5]图26所示为将第二基板嵌套于第二容纳盒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6]图27所示为将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相对设置的一种示意图;
[0047]图2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流控装置的应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微流控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容纳盒包括第一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容纳盒包括第二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容纳盒与所述第二容纳盒嵌套,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第一通道;还包括导液孔,所述导液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容纳盒,并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盒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容纳盒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盒包括第三容置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之间,且所述第三容置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容置腔的腔底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一容置腔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容纳盒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容置腔中并与所述第三容置腔的内侧壁嵌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置腔环绕所述第二容纳盒设置,所述第三容置腔的内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凹陷部,所述第二容纳盒的外侧壁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形成空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盒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侧壁连接,所述凸台环绕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凸台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容置腔向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基板固定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腔底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盒与所述第三容置腔的腔底之间设置有密封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装置包括第一区Q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区Q1外围的第二区,第二区包括多个第一导电衬垫;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一导电衬垫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极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衬垫对应连接;所述微流控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针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针孔贯穿所述第一容纳盒或所述第二容纳盒,并暴露所述第一导电衬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针孔和所述第一导电衬垫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区
Q1,所述第二电极接收固定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衬垫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凯迪林柏全白云飞李伟陈晓君朱清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