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林专利>正文

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8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属于电加热元件,其结构是由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内电极接头、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外接导线接头和外层绝缘层构成,电源导线与外层绝缘层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过程中无可见光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元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2、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下的加热线大都使用镍铬合金、钼丝、钨丝或者PTC材料做电热体。由于这些电热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如通用镍铬合金材料、钼丝、钨丝材料制成的电热体,在电加热过程中表面易氧化,由此造成局部过热而被烧断,使用寿命短。同时电加热过程中有可见光存在,因此热效率低;PTC材料使用中电加热功率易衰减和击穿,使用寿命短,热效率低。上述电热材料虽然有较宽的应用领域,但是它们却很难制作成使用耐长久且热效率高又不影响其应用范围的电热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过程中无可见光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包括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内电极接头、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外接导线接头和外层绝缘层,电源导线与外层绝缘层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电源导线两端的内电极接头连接碳纤维导电层和电源导线,两内电极接头之间设置的外接导线接头由内至外分别包覆有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本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过程中无可见光等特点,除以上特点外,本技术还包括1、机构设计简单;2、热滞后小,升温快,发热温度均匀;3、电加热功率可调,表面工作温度50℃-200℃,表面发热功率在10W/米-60W/米之间;4、几何形状变异范围宽,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可采用标准或非标准单元方式使用;5、电器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高达5年以上;6、应用环境可在液体和空气中使用。可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民用领域的液体和空气加热等等。因而,本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其结构是由电源导线1、导线绝缘层2、碳纤维导电层3、内电极接头4、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5、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外接导线接头7和外层绝缘层8构成,电源导线1与外层绝缘层8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2、碳纤维导电层3、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5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电源导线1两端的内电极接头4连接碳纤维导电层3和电源导线1,两内电极接头4之间设置的外接导线接头7由内至外分别包覆有电源导线1、导线绝缘层2、碳纤维导电层3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安装本技术时,使用包覆有导线绝缘层2的电源导线1,分别剥去电源导线1两端一段导线绝缘层2,然后在其外部包覆碳纤维导电层3,利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内电极接头4将剥去导线绝缘层2的电源导线1和碳纤维导电层3连接,然后在其外部包覆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5,取两内电极接头4之间的中央位置,剥去一段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5,然后包覆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利用导电材料制成的外接导线接头7将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碳纤维导电层3连接,最后在外层包覆外层绝缘层8即可。在内电极接头4或电源导线1与外接导线接头7两端接入电源,电流经内电极接头4、碳纤维导电层3、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和外接导线接头7形成回路,即可实现本技术的加热功能。本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碳纤维导电层3可以采用编织、单根或多根复绕或碳纤维束制作;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5的材料可以为工程塑料材料利用挤出工艺制成;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6采用金属线材制成,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即可加工制作。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包括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内电极接头、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外接导线接头和外层绝缘层,其特征在于电源导线与外层绝缘层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电源导线两端的内电极接头连接碳纤维导电层和电源导线,两内电极接头之间设置的外接导线接头由内至外分别包覆有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属于电加热元件,其结构是由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内电极接头、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外接导线接头和外层绝缘层构成,电源导线与外层绝缘层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本技术的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电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过程中无可见光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H05B3/56GK2689638SQ200420039368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林林, 黄其杰, 王连君 申请人:李林林, 黄其杰, 王连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导线碳纤维加热线缆,包括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内电极接头、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外接导线接头和外层绝缘层,其特征在于电源导线与外层绝缘层之间,由里至外分别包覆有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碳纤维导电层绝缘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电源导线两端的内电极接头连接碳纤维导电层和电源导线,两内电极接头之间设置的外接导线接头由内至外分别包覆有电源导线、导线绝缘层、碳纤维导电层和外接导线金属编织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林黄其杰王连君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林黄其杰王连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