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27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包括架体、移动轮和预混机构,预混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盘体、杆体、抵持件、滑块、齿条、齿轮、两根轴体、罐体、第一电机、盖板和搅拌件,架体设置有滑槽,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齿条与滑块固定连接,齿轮与其中一根轴体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抵持件设置有凹槽,驱动单元与架体固定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盘体固定连接,杆体的一端与盘体固定连接,杆体的另一端插入至凹槽内,且杆体偏心设置于盘体上,第一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盖板,并与搅拌件固定连接,以此方式能够对原料进行预混后制粒,使得原料混合效果更佳。原料混合效果更佳。原料混合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制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钴胺(Mecobalamin)为内源性维生素B12,存在于血液、髓液中,与维生素B12相比,其对神经元的传导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通过甲基转换反应促进核酸

蛋白

脂肪代谢,其作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可使高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参与脱氧核苷合成胸腺嘧啶过程,促进核酸、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再生及髓鞘的形成,防止轴突变性,修复被损害的神经组织。口服给药后3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其吸收呈剂量依赖性。
[0003]现有的甲钴胺的制粒工艺采用湿法制粒和烘箱干燥制成,由于甲钴胺片规格小,为0.5mg,原料药占比0.67%,若与其它辅料直接混合,极易发生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甲钴胺的制粒工艺采用湿法制粒和烘箱干燥制成,由于甲钴胺片规格小,为0.5mg,原料药占比0.67%,若与其它辅料直接混合,极易发生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包括架体、移动轮和预混机构,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预混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盘体、杆体、抵持件、滑块、齿条、齿轮、两根轴体、罐体、第一电机、盖板和搅拌件,两根所述轴体的一端均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轴体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架体,所述架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其中一根所述轴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抵持件设置有凹槽,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杆体偏心设置于所述盘体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并与所述搅拌件固定连接。
[0006]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支板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板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板上。
[0007]其中,所述抵持件包括抵持块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抵持块上。
[0008]其中,所述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还包括两组安装组件,两组所述安装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0009]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板、支杆、弹簧、直角板和契合块,所述支板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直角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直角板固定连接,所述契合块与所述直角板固定连接。
[0010]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拉动件,所述拉动件与所述直角板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采用如上述所述的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2]首先取甲钴胺原料药过100目筛,去除团块后加入至所述罐体内,再加入崩解剂至所述罐体内,打开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搅拌件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混合;
[0013]之后打开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盘体和所述杆体间接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齿条移动,所述齿条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罐体晃动从而与所述搅拌件配合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混合更佳;
[0014]然后将所述罐体内混合完成的原料和配制粘合剂后加入至高速搅拌混合制粒机内制粒得到整粒后干燥,然后加入润滑剂进行终混一段时间;
[0015]最后进行压片后包衣即可得到甲钴胺片。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及装置,通过设置所述预混机构,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取甲钴胺原料药过100目筛,去除团块后加入至所述罐体内,再加入崩解剂至所述罐体内,打开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搅拌件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进行混合,之后打开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带动所述盘体转动,所述盘体带动所述杆体在所述凹槽内转动,所述杆体转动时带动所述抵持件移动,所述抵持件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齿条移动,所述齿条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带动对应的所述轴体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罐体晃动,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盘体和所述杆体间接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作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罐体作往复晃动,所述罐体往复晃动与所述搅拌件配合能够对所述罐体内的原料混合更佳,之后将所述罐体内混合完成的原料和配制粘合剂后加入至高速搅拌混合制粒机内制粒得到整粒后干燥,然后加入润滑剂进行终混一段时间后进行压片后包衣即可得到甲钴胺片,以此方式能够对原料进行预混后制粒,使得原料混合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A

A线结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B

B线结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甲钴胺湿法制粒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0024]101

架体、102

移动轮、103

盘体、104

杆体、105

滑块、106

齿条、107

齿轮、108

轴体、109

罐体、110

第一电机、111

盖板、112

搅拌件、113

支板、114

第二电机、115

抵持块、116

连接块、117

滑槽、118

凹槽、201

支板、202

支杆、203

弹簧、204

直角板、205


合块、206

拉动件、301

气缸、302

底板、303

软垫、304

推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第一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包括架体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多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混机构;所述预混机构包括驱动单元、盘体、杆体、抵持件、滑块、齿条、齿轮、两根轴体、罐体、第一电机、盖板和搅拌件,两根所述轴体的一端均与所述罐体固定连接,两根所述轴体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架体,所述架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其中一根所述轴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抵持件设置有凹槽,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凹槽内,且所述杆体偏心设置于所述盘体上,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盖板,并与所述搅拌件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支板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板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钴胺湿法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包括抵持块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抵持块上。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望龙陈飞李桂利张昌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