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7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播种链的上方;补种箱,其安装于播种链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前方,补种箱的底部设有补蔗出口;补种辊,其位于补蔗出口处,补种辊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蔗槽;挡蔗板,其安装于补种箱内且向上倾斜,挡蔗板的下端位于补种辊的上方,用于挡蔗;第二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补种辊的外侧且位于挡蔗板的后方;以及控制器,第一光电传感器、补种辊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器数据连接,控制器能够接收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补种辊的工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补种机构,能够避免漏补和多补,提高播种均匀性。提高播种均匀性。提高播种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甘蔗是我国主要的制糖原料,在种植时,采用甘蔗横向种植机种植是比较普遍的方式,但甘蔗横向种植机有时会漏种,使得种植密度低。因此,在采用甘蔗横向种植机种植甘蔗时,常在播种系统上设置补种机构,而现有的补种机构仍会存在漏补现象。例如,补种机构可能会进行空耙,完成补种动作,但并未实际进行补种,漏种现象仍然存在。且补种机构耙蔗时,可能会出现一次耙出多个蔗槽的现象,重种率高。在补种机构中,为了便于耙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补种机构的补种箱内的蔗种量不宜储存过多,一般只能存储10根左右蔗种,保证补种机构正常工作,需要经常添加蔗种,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从而克服现有补种机构的补蔗箱蔗种存储量小,需要经常添加,以及补种机构在进行补种工作时,存在空耙和多耙的现象,极易造成漏补、多补和重种率高的缺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所述补种机构用于播种系统上,所述播种系统包括播种箱和播种链,所述播种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播种蔗槽,所述播种链能够将播种箱内的蔗种逐根向种植沟内排放;所述补种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播种链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播种蔗槽内是否有蔗种;补种箱,其安装于所述播种链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前方;所述补种箱的顶部开口,底部设有补蔗出口;补种辊,其安装于所述补种箱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补蔗出口处,所述补种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蔗槽;挡蔗板,其安装于所述补种箱内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挡蔗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补种辊的上方,用于挡蔗;第二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补种辊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挡蔗板的后方,用于检测经过其对应位置上的所述耙蔗槽内是否备有蔗种;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补种辊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所述补种辊的工作。
[000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蔗板的下端设有橡胶块。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橡胶块的数量为5个,5个所述橡胶块沿所述挡蔗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补种辊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挡蔗板的前方,用于检测经过其对应位置上的耙蔗槽内是否有蔗种;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四光电传感器,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安装于补种箱上,用于检测所述补种箱内的蔗种量;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数据连接。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补蔗出口设置于所述补种箱底面的后侧,所述补蔗箱的底面自前至后向下倾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采用本技术补种机构,驱动补种辊转动,直至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耙蔗槽内备有蔗种为止,防止补种辊在需要补种时空耙,避免漏种;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经过其下方的播种蔗槽内没有蔗种时,控制器接收到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空播种蔗槽信息,当该空的播种蔗槽移动至补种辊下方时,控制器驱动补种辊转动补种,补种方式简单方便;
[0012]2.本技术的补种箱内设有挡蔗板,且挡蔗板倾斜向上的设置,能够将补种箱的蔗种引流至补种辊上,便于补种辊的耙蔗操作;挡蔗板能够将蔗种挡在补种辊的前上方,以使蔗种箱内的蔗种不会因为种植机的抖动或补种动作从补蔗出口掉落,且挡蔗板可以阻挡一部分压力,减少蔗种对补种辊的压力,从而增加补种箱内蔗种储存量,减少添加蔗种的频率;挡蔗板的下端能够将耙蔗槽内多余的蔗种挡回补种箱内,避免多耙,降低重种率,提高播种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甘蔗种植产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补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补种机构安装于播种系统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001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7]1‑
补种箱,2

第四光电传感器,3

第三光电传感器,4

补种辊,5

耙蔗槽, 6

第二光电传感器,7

挡蔗板,8

橡胶块,9

第一光电传感器,10

播种箱,11
‑ꢀ
播种蔗槽,12

二级链,13

一级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9]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0]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补种机构用于播种系统上,播种系统包括播种箱10和播种链,播种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播种蔗槽 11,播种链能够将播种箱10内的蔗种逐根向种植沟内排放。当播种链包括一级链13和二级链12时,一级链1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播种蔗槽11,二级链12也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分播种蔗槽11。一级链 13的后侧设置于播种箱10内,用于将播种箱10内的蔗种逐根向上并向前输送,一级链13的前侧水平设置;二级链12设置于一级链13的前下方且竖直设置,用于承接一级链13输送过来的蔗种,并将蔗种逐根向下输送播种,降低播种高度。其中,补种机构和播种系统均安装于甘蔗横向种植机上。
[0021]参考图1至图3,补种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9、补种箱1、补种辊4、挡蔗板7、第二光电传感器6以及控制器(图未示)。第一光电传感器9安装于播种链的一级链13前侧水平段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播种蔗槽11 内是否有蔗种。补种箱1安装于播种链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光电传感器9的前方,即补种箱1安装于二级链12的前上方。补种箱1的顶部开口,便于补充蔗种;补种箱1的底部设有补蔗出口,用于补种。补种辊4安装于补种箱1 的底部且位于补蔗出口处,与二级链12相对应,用于将补种箱1内的蔗种逐根向下耙落补种。补种辊4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分布,补种辊4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蔗槽5,每个耙蔗槽5能够容纳一个蔗种,且每个耙蔗槽5的长度沿补种辊4的长度方向分布。挡蔗板7安装于补种箱1内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挡蔗板7的下端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补种机构,所述补种机构用于播种系统上,所述播种系统包括播种箱和播种链,所述播种链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播种蔗槽,所述播种链能够将播种箱内的蔗种逐根向种植沟内排放;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种机构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播种链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播种蔗槽内是否有蔗种;补种箱,其安装于所述播种链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前方;所述补种箱的顶部开口,底部设有补蔗出口;补种辊,其安装于所述补种箱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补蔗出口处,所述补种辊沿其周向方向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耙蔗槽;挡蔗板,其安装于所述补种箱内且自前至后向上倾斜,所述挡蔗板的下端位于所述补种辊的上方,用于挡蔗;第二光电传感器,其安装于所述补种辊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挡蔗板的后方,用于检测经过其对应位置上的所述耙蔗槽内是否备有蔗种;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补种辊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李尚平甘芳芳钟家勤文春明李凯华陈远玲何永玲吴飞叶滢敏王聪甘伟光闫清林李洋罗云昀车日富王开国何峰米远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