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方专利>正文

一种双频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5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频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提供一种可保证灯亮度在100%~30%之间,调光可靠,不会引起灯闪烁现象且方便应用于单线制照明控制线路,可广泛用于现有的节能灯和镇流器中的双频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设有整流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系统控制电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和灯驱动电路。整流电路输入端外接供电电源;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系统控制电路输入端接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接系统控制电路;灯驱动电路输入端接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输出端,灯驱动电路输出端外接负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紧凑型节能灯或电子镇流器 的双频混光式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本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普通两线串联照明控制 线路中,无需改造原有开关照明线路即可实现节能灯或荧光灯具调光功能。
技术介绍
现有的节能灯是不能调光的,而专业调光系统中一般也无法加入节能灯光源, 一些具有 调光接口的电子镇流器也由于造价昂贵及需要专线控制而无法普及运用。公开号为CN14078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极宽调光范围的荧光灯相控可调 光电子镇流器,为获得小型和管形荧光灯的较宽调光范围,提出了两种新颖控制方法i)在双 向三端晶闸管电路中抑制振荡效应的新颖技术,可在较宽触发角范围上保持稳定的双向三端 晶闸管运行;ii)镇流器逆变器电路的混合调光控制技术,可获得从100%至3%的宽广调光范 围。对于i),提议采用耗散性和非耗散性能量吸收电路(EAS),在双向三端晶闸管导通时抑制 其电路中的瞬态效应。EAS的本质是确保双向三端晶闸管电路能以稳定方式运行,没有振荡 或意外断开。对于ii),提议采用混合调光方法,其与传统控制方法不同而使直流连接电压和 逆变器频率都变化。新的调光控制的本质是减小逆变器频率变化的范围,从而尽可能加宽总 的调光范围。中国专利CN2210508提供一种用于日光灯的电容恒流式调光电子镇流器,由多位开关、 电容器、二极管组成。若干电容器一端并联后接入一桥式整流电路,该电路不相邻的两个二 极管上分别并联一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形成两个二倍压桥式整流电路,改用普通日光灯开关为 多位开关变位联接若干电容器。该镇流器可使普通日光灯实现多位调光;在120 260V电压 范围都能启辉正常工作,启辉瞬间电压达1200V。中国专利CN2914565公开一种分段式光感自动调光电子镇流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振 荡电路、调光控制电路和灯管,振荡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感和第一整流二极管,调光控制电 路包括 一稳压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并联的滤波电容,至少一组调光控制子电路,调光控 制子电路包括与第一整流电感串联的第二整流电感,第二整流电感的次级端串联一第二整流 二极管后依次与降压电阻和稳压二极管串联,在稳压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限流电阻和光敏 电阻,光敏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了一复合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复合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一续流二极管连接在限流电阻与稳压二极管相连端, 一继电器连接在第二整流电感的两端。 本技术利用光敏电阻感应环境光线亮度控制继电器实现镇流器对荧光灯的多段调光。至今未见有采用双频混光式脉宽调节式,用于节能灯的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灯亮度在100% 30%之间,调光可靠,不会引起 灯闪烁现象且方便应用于单线制照明控制线路,可广泛用于现有的节能灯和镇流器中的双频 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本技术设有整流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系统控制电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和灯驱 动电路。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转为直流电源,供应其它电路使用,整流电路输入端外接供电 电源;过零检测电路用于将交流侧电源的通断或电源波形的变化整形后传给系统控制电路内的 微处理器处理,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系统控制电路用于将来自电源的通断控制信号在同步到电源频率下控制双频点功率输出 电路的频率改变,设于系统控制电路内的微处理器接收来自过零检测电路的电源相位信号及开关时间信号,并将相位信号同步到输出信号(双频率)的相位上,使输出端的双频率保持 在电源频率的倍频上;将开关时间处理为开关灯或调光信号,如是后者则进一步由处理器控 制双频功率输出电路输出的双频率分量按脉宽得到控制,系统控制电路输入端接过零检测电 路输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用于将直流电源转为额定功率频点和低限功率频点的高频输出,供 负载(灯管)完成电光转换,通过改变输出给灯的两个频率的占空比控制灯的亮度及开关; 即实现多点亮度调光功能及触发转换功能,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 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接系统控制电路;灯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负载,灯驱动电路输入端接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输出端,灯驱动电 路输出端外接负载(例如节能灯等)。与现有的调光电子镇流器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 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频率点,频率l为亮灯频率fl (额定功率频点),它使灯回 路谐振点亮灯,使灯处于额定亮度;频率2为暗灯频率f2 (低限功率频点),使灯处于最低维 持亮度;即将一盏灯在一控制周期内(1/100s)当成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的两盏灯使用,其 总亮度由两定频灯亮度混合组成。2) 本技术的系统控制电路内的微处理器通过控制两个频率的占空比完成宽范围内的混光调光功能。即当频率l单位时间占的比率大时,灯亮;当频率2单位时间占的比率大时, 灯较暗。3) 通过系统控制电路内的微处理器的处理,会将调制频率精确同步到电源频率的倍频上, 保证了灯在调光全过程中不会由于差频而引起闪烁现象。4) 若将采用本技术的节能灯具接入正常单线照明回路中,则对电源开关的开关动作 是开关灯,开灯后,对电源开关作0.2 23内的开关动作即可改变灯的亮度。5) 本技术可实现分档调光(当接入普通照明电路时),或连续调光(使用专用开关 面板时)。6) 采用现有的节能灯调光设备,存在需要布专线和专用调光器等,而本技术不仅使 得节能灯调光变得非常简单,而且提高了性价比。7) 本技术同时解决了调频调光方式非要在最亮场的情况下才能启动的问题,其在最 暗场的周期内仍存在亮灯频率,故可一次性轻松启动。8) 由于其调光过程中,在任何亮度状态下,只有两种工作频率,在抗电磁干扰电路上更 易于实现谐波的控制。9) 本技术的系统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将首控信号设置于非满功率的节电模式(即 开灯时,灯总是处于非满功率档),再根据需要进行亮度调整,可强化和宣传人们的节能意识。由此可见,采用本技术的节能灯、电子镇流器,均可用于现有常规节能灯及荧光灯 类照明灯具中,不仅使原有照明灯具具有调光功能,而且更由于系统起始的亮度可设置为非 满功率的节电模式,因此可实现传统背景照明的节电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流电路和过零检测电路组成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和灯驱动电路组成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控制电路组成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设有整流电路l、过零检测电路2、系统控制电路3、双频点功率 输出电路4和灯驱动电路5。整流电路l用于将交流电源Vi转为直流电源,供应其它电路使 用,整流电路l的输入端外接供电交流电源Vi。过零检测电路2用于将交流侧电源的通断或 电源波形的变化整形后传给系统控制电路3内的微处理器处理,过零检测电路2的输入端接 整流电路l的输出端。系统控制电路3用于将来自电源的通断控制信号在同步到电源频率下 控制变频功率输出的频率改变,设于系统控制电路3内的微处理器完成接收来自电源的通断控制信号,并在同步到电源频率下控制变频功率输出电路的频率改变的工作,系统控制电路 3的输入端接过零检测电路2的输出端。双频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频脉宽调节式调光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整流电路、过零检测电路、系统控制电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和灯驱动电路;整流电路输入端外接供电电源;过零检测电路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端;系统控制电路输入端接过零检测电路输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接整流电路输出端,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接系统控制电路;灯驱动电路输入端接双频点功率输出电路输出端,灯驱动电路输出端外接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方卢文伟吴才智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方卢文伟吴才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