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73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方法,所述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是通过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脂检测
,具体是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属山茶科山茶属,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C.oleifera seed soil),是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木本食用油脂,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主,其中含油酸约80%,亚油酸约10%,以及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总量约10%,几乎不含亚麻酸,其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类似,但其酯型却与花生油相似,故呈现出类似花生油的香味。油茶籽油由于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肝凉血、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近年来很受消费者的青睐。一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谋取利益,市场上出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较严重。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伪或者掺假的方法很有实际意义。文献《常见植物油鉴别及掺伪的气相色谱新检测法研究》针对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油,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法对植物油内部的油脂、脂肪酸等含量正常值以及组成方式进行观察鉴别,不涉及植物油的风味鉴定。随着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油茶新品种和优良品种被培育出来,不同油茶品种压榨得到的油茶籽油其风味物质有明显差异。亟待需要更全面指标来反映油茶籽油的特征,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油茶籽油原料品种溯源及鉴别真伪或掺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方法。所述油茶籽油原料品种溯源方法是使用GC

IMS对不同油茶品种的油茶籽油进行顶空进样,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谱建立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定量地比较挥发性有机物差异,能够实现不同原料品种的油茶籽油的快速鉴别,为油茶籽油快速溯源提供有效参考。本专利技术利用顶空气相色谱

离子迁移谱(HS

GC

IMS)对不同品种油茶籽油进行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同种类茶籽油产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其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离子图谱和香气特征分析,全面反映油茶籽油的特征风味,为油茶籽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依据。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包括如下步骤:
[0006](1)称取2g油茶籽油加入顶空玻璃取样瓶中吸附,再将吸附头插入至GC

IMS检测仪的自动取样器,设置仪器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
[0007](2)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相对气味活度值法中定义对样品贡献最大组分的ROAVmax为100,其它香气成分的计算方式如下:
[0008]其中:Ci、Ti分别为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Cmax、
Tmax分别为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
[0009](3)通过测定结果分析不同油茶品种油茶籽油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建立特征指纹图谱,即可通过指纹图谱判断油茶籽油原料的来源品种。
[0010]进一步地,所述GC

IMS检测仪设定的参数:
[0011]色谱柱:MXT

5,15m,ID:0.53mm,膜厚1μm。
[0012]气相离子迁移率光谱仪:色谱柱为MXT

5,15m,ID:0.53mm,膜厚1μm,分析时间20min;柱温60℃;载气/流动相为N2;迁移温度45℃。
[0013]自动顶空注射仪:进样量:100L;孵育时间:20min;孵育温度:80℃;进样温度:85℃;孵育转速:500rpm。
[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还提供一种快速鉴别油茶籽油真伪或掺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称取油茶籽油样品利用顶空气相色谱

离子迁移谱HS

GC

IMS对油茶籽油进行检测;
[0016]S2: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样品进行风味评价,定义对样品贡献最大组分的ROAV
max
为100,其它香气成分的计算方式如下:
[0017][0018]其中:C
i
、T
i
分别为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C
max
、T
max
分别为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
[0019]S3:结合主成分PCA分析不同种类油茶籽油产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其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离子图谱和香气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结果鉴别油茶籽油的真伪或掺假。
[0020]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顶空气相色谱

离子迁移谱设定的条件参数:
[0021]气相色谱条件
[0022][0023][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油茶籽油进行顶空进样,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并建立不同油茶品种油茶籽油的指纹图谱,定量地比较挥发性有机物差异,能够实现油茶籽油原料品种的快速鉴别,为油茶籽油快速溯源提高有效参考。
[0026]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利用利用顶空气相色谱

离子迁移谱(HS

GC

IMS)对不同品种油茶籽油进行检测,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同品种茶籽油产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对其中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离子图谱和香气特征分析,全面反映油茶籽油的特征风味,为油茶籽油的掺假鉴别提供依据。
[0027]3、本专利技术能够全面反映油茶籽油的特征风味,通过不同品种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检测,更好地展现不同油茶品种油茶籽油的特点,为生产的精细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不同品种油茶的推广种植。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岑软、香花和大果红花油茶油茶籽油样品的HS

GC

IMS光谱三维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岑软、香花和大果红花油茶油茶籽油样品的HS

GC

IMS差异光谱图;
[0030]图3为实施例2岑软、香花和大果油茶油茶籽油样品的指纹图;
[0031]图4为实施例2样品的PCA分析图;
[0032]图5为实施例2样品的最近邻

欧氏距离图;
[0033]图6为实施例2岑软、香花和大果油茶油茶籽油风味物质的差异。
[0034]注:以上附图中从左至右的图谱分别为香花油茶籽油、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2g油茶籽油加入顶空玻璃取样瓶中吸附,再将吸附头插入至GC

IMS检测仪的自动取样器,设置仪器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2)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测定不同品种油茶籽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相对气味活度值法中定义对样品贡献最大组分的ROAV
max
为100,其它香气成分的计算方式如下:其中:C
i
、T
i
分别为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C
max
、T
max
分别为对样品总体风味贡献最大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和相对应的感觉阈值。(3)通过测定结果分析不同油茶品种油茶籽油的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建立特征指纹图谱,即可通过指纹图谱判断油茶籽油原料的来源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生产原料品种溯源,其特征在于:所述GC

IMS检测仪设定的参数:色谱柱:MXT

5,15m,ID:0.53mm,膜厚1μm。气相离子迁移率光谱仪:色谱柱为MXT

5,15m,ID:0.53mm,膜厚1μm,分析时间20min;柱温60℃;载气/流动相为N2;迁移温度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瑶李桂珍杨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