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73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探测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空中分布式照射平台、地面静默接收成像平台在时间、空间上协同构建空地联合MISO

ISAR(多发单收—逆合成孔径)成像构型,空中多平台分布式发射,地面平台静默接收,对目标进行ISAR二维高分辨成像的雷达探测技术,是一种全天候高分辨成像探测、识别、跟踪的新型分布式雷达探测体制,具有全天候作战、静默探测抗干扰能力强等天然优势。
[0003]采用时变分布式MISO

ISAR成像体制,假设分布式阵列运动不动,此时雷达等效为一个固定布站的MISO

ISAR雷达,发射节点同时发射正交的雷达波形,每个发射节点和接收节点之间形成一个B

ISAR系统,多个B

ISAR系统在空间中形成多个等效相位中心,每个相位中心同时从多个角度对目标进行观测,在合成孔径时间范围内,每个等效相位中心与目标之间的转动形成的虚拟孔径可以进行拼接,进而分布式MISO

ISAR可以获得比B

ISAR更大的合成孔径,从而可以实现对目标更高的方位分辨能力。
[0004]现有MISO

ISAR合成孔径的研究,如文献《运动目标分布式雷达成像技术研究》中的研究内容,仅仅涉及到两个孔径之间的合成,仍缺少对多个孔径之间合成方法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在分布式MISO

ISAR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孔径特征融合。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包括:
[0007]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发射节点,每个发射节点发射正交的波形,组成发射阵列;
[0008]发射阵列按照要求进行运动,多个发个节点发射回波;
[0009]设置接收站,接收站接收回波,恢复出多组二维成像数据组,每组回波代表一个观测子孔径,然后进行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孔径图像(即得到融合后的最优二维成像数据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方法为:
[0011]根据成像的特征分别生成基础特征函数K
m
(x),
[0012]K
m
(x)=f(x1,x2...x
n
),
[0013]其中,x1,x2...x
n
分别对应成像过程的不同特征;
[0014]根据基础特征函数得到综合特征函数:
[0015][0016]其约束条件为
[0017]其中,K
m
(x)为基础特征函数,m表示第m个基础特征函数,M为基础特征函数的个数,d
m
代表了对应的基础特征函数的权重;根据d
m
求出综合特征函数;根据综合特征函数进行特征融合,求取各最优融合特征,实现最优孔径图像融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求取各最优融合特征的方法为:
[0019]综合特征函数K(x)表示为如下:
[0020]将寻求最优融合算法等效为优化问题,对求取最小值,将其值最小时对应的d
m
代入综合特征函数,得到最优综合特征函数K
y
(x);
[0021]求取最小值的约束条件如下:
[0022][0023]其中,ξ
i
为松弛变量,C为惩罚因子,y
i
是类目标签。ξ
i
为松弛变量,C为惩罚因子,y
i
是类目标是通过大量的样本和实例,结合工程经验,进行多次优化赋值给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过程的不同特征包括:成像过程的像素、分辨率、单一合成孔径大小、孔径的间隔距离。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对子孔径进行融合:
[0026]先计算多孔径融合后形成的虚拟孔径Δθ,根据虚拟孔径Δθ选择融合方法,对子孔径进行融合。
[0027]进一步地,所述对子孔径进行融合包括:一共有P组回波,当
[0028]时,
[0029]利用传统的子孔径融方法进行融合,其中θ
p
表示第p组回波的孔径,β0表示Tp=0时刻雷达的双基地角。
[0030]进一步地,所述对子孔径进行融合包括:一共有P组回波,当
[0031]时

[0032]采用下述的融合模型:
[0033]s=Aσ+e
[0034]其中,
[0035]S就是将多个回波信号s结合起来的总的回波信号,A是对应S的观测矩阵,观测矩阵A由目标分别相对于P个雷达的转速以及P

1个雷达在Tp=0时的双基地角决定;σ为单一雷达回波信号;e是噪声矢量。
[003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7]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的方法,在MISO

ISAR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前处理,通过对图像特征的融合处理得到了最优特征,从而得到最优的孔径图像,达到了对目标高清二维成像的效果,实现了探测空域内对“低慢小”目标、密集目标的高清成像分辨。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多子孔径合成孔径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4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包括:
[0041]在空中设置多架次无人机,每个无人机为一个发射节点,每个发射节点发射正交
的波形,空中无人机组成发射阵列;
[0042]控制发射阵列按照要求进行运动,多个发个节点发射回波;在地面设置接收站,接收站接收回波,恢复出多组二维成像数据组,每组回波代表一个观测子孔径,然后进行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孔径图像。
[0043]众所周知,运动目标成像的多普勒维分辨率与合成孔径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合成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为了实现对“集群低慢小”目标进行高分辨成像,必须合成超大的合成孔径阵列,ISAR成像中,目标的运动速度,特别是合成孔径过程中,相对雷达的转角,直接影响合成孔径的大小,而对于慢速目标,仅仅采用单基ISAR成像,目标的慢速运动在合成孔径时间内,形成的转动角非常小,无法对小目标形成大的合成孔径。
[0044]综合考虑成像的性能和系统的可实现性和可用性,提出了一种时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发射节点,每个发射节点发射正交的波形,组成发射阵列;发射阵列按照要求进行运动,多个发个节点发射回波;设置接收站,接收站接收回波,恢复出多组二维成像数据组,每组回波代表一个观测子孔径,然后进行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最优孔径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子孔径回波相干融合处理方法为:根据成像的特征分别生成基础特征函数K
m
(x),K
m
(x)=f(x1,x2...x
n
),其中,x1,x2...x
n
分别对应成像过程的不同特征;根据基础特征函数得到综合特征函数:其约束条件为其中,K
m
(x)为基础特征函数,m表示第m个基础特征函数,M为基础特征函数的个数,d
m
代表了对应的基础特征函数的权重;根据d
m
求出综合特征函数;根据综合特征函数进行特征融合,求取各最优融合特征,实现最优孔径图像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域分布式MISO

ISAR雷达前视成像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取各最优融合特征的方法为:综合特征函数K(x)表示为如下:将寻求最优融合算法等效为优化问题,对求取最小值,将其值最小时对应的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春风周啟帆张贵清白明顺谢峰吴丰阳胡从林杨尚国刘明川韩璇陈怡严爽汪云云胡奇黄浦博李凡赵静张攀攀朱金宝王舒阳刘春沈志刘巧罗淞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